尿量變少若有4情況 腎臟醫顏宗海:小心腎衰竭
尿量變少若有4情況 腎臟醫顏宗海:小心腎衰竭。(示意圖/Shutterstock)
觀察排尿狀況有助於瞭解部分身體健康,正如民衆所知,尿量明顯變多,並觀察到吃得多、也喝得多,但體重卻下降,可能有糖尿病的疑慮。相反的,尿量變少也是個健康警訊。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提醒,民衆平時應時時補充水分,並可多留意尿量狀態,尿量變少應多留意其他症狀,也避免自己經常處於此狀態,否則輕則高血納,重則腎衰竭、甚至死亡。
(圖/今健康提供)
●爲什麼會尿量變少?醫指常見4大原因
顏宗海醫師表示,一般而言民衆一日的建議飲水量約爲2000-2500c.c,這樣的飲水量約可排出1000c.c的尿量,視飲水量、環境、活動、流汗而異,雖不便測量,但可觀察約爲水分攝取量的一半左右,少於這個量就需留意是否有飲水過少或相對過少的情況。醫學上有明確的定義,若一日排尿量少於400c.c屬於尿量過少,也就是所謂的「寡尿」。而尿量減少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如尿毒症所形成的脫水。
(圖/今健康提供)
●尿量變少會有生命危險?醫:嚴重恐高血納、腎衰竭!
不論如何,若身體長期或經常處於缺水狀態,身體便容易形成高血納,也就是血液中納含量過高,除了尿量變少、口乾舌燥、尿液顏色變深,也會出現精神恍惚等症狀,若再更嚴重便會意識不清、抽蓄、昏迷、休克等,更進一步形成急性腎衰竭。
顏宗海醫師指出,急性腎衰竭的原因繁多,水分不足就是其中一個原因,且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雖是腎臟出問題,但不會有腹部疼痛的警訊,症狀大致如上述缺水症狀,且完全沒有排尿,嚴重時則會心律不整、呼吸困難、意識不清、昏迷倒地,也會影響生命安全,不可大意。
(圖/今健康提供)
●需多留意尿量變少4族羣 腎臟科門診長者、不便者居多!
顏宗海醫師表示,民衆在一般活動能力正常的情況下,即便缺水也可以補充水分,需留意的就是應避免經常如此。相較之下,年長者、久臥在牀者等行動不便或無法自行飲水的族羣,照護者就需多留意,腎臟科診間就不乏這類族羣。
而嬰幼兒雖大多會特別細心照護,但畢竟無法自行活動,也需留意水分補充。運動員或有運動習慣的族羣,也要注意額外多補充適量的水分,以避免大量出汗而缺水,普遍建議2500c.c的一日飲水量會相對不足。
(圖/今健康提供)
●發現尿量變少應檢視日常 防缺水引高血納、腎衰竭
綜合上述,防範身體缺水引高血納、腎衰竭,甚至導致昏迷、休克、死亡,顏宗海醫師呼籲,民衆若發現到自己尿量變少,可先初步檢視自己是否飲水過少、出汗過多,也觀察尿液顏色是否較深、出現口乾舌燥等情況,並儘快補充水分。
若是觀察到自己的排尿量明顯大幅減少,甚至少於400c.c,甚至開始意識模糊,此時多半有身體異常或疾病的情況,爲避免高血納、腎衰竭而有生命危險,應儘快就醫檢查,而若檢查無虞,也可透過點滴等方式加速水分補充。
醫師也再三叮嚀補充水分的重要性,水分來源應避免酒、咖啡、茶等,具有利尿作用的飲品,以及糖分較高容易影響血管健康的手搖飲、汽水、飲料等,飲水以白開水爲佳,並分散時間避免一次過量,或只有在某個時段飲水,否則這也代表着身體只有該時間水分充足,一樣不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