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坐擁碳權金山 臺積電拚再生能源

臺灣碳權交易所將進駐高軟園區內的慶富大樓的2樓。(顏瑞田)

臺積電設定2025年時碳排不再成長,並逐步降低,預計2030年回到2020年碳排水準,2050年連同供應鏈一起淨零碳排。爲達此目的,除了要100%使用綠電,多餘碳排量就須以購買碳權或碳抵減方式達到。

臺積電表示,海外廠區有些已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安裝製程氣體削減設備,對於尚未達成的碳排目標,2022年時已選定美國、中國進行4項碳權專案,主要爲植林、森林管理改善的自然類碳權,作爲碳抵減方式。

至於國內,臺積電樂見臺灣碳權交易平臺成立,活絡在地交易。臺積電2022年已成立「碳權工作小組」,參考國際規範與業界做法,訂下自願減量碳權品質標準採購準則,未來購買碳權,會依減碳驗證標準、核發年份、外加性、永久性、風險管理等原則。

至於誰能賣碳權?被視爲「碳權概念股」的臺灣農林董事長吳清源表示,隨着企業追求碳中和,碳權如同土地資產一樣,是責任也是商機。

臺灣農林是老牌茶廠,也是大地主,坐擁全臺逾3700公頃土地,身兼三陽董事長的吳清源坦言:「當年投資臺灣農林,是爲了三陽」,他分析,三陽本身是汽機車工廠,未來勢必面臨碳權議題,初衷是希望靠農林龐大的林木資產,解決三陽碳權問題。

吳清源表示,三年前他入主時,農林有不少精華土地都賣掉了,除了種茶,但他相信「碳權絕對是好生意」,農林也不會錯過碳權商機,若可在不賣地前提下由虧轉盈,又能解決碳權問題,這是農林轉型最好的一條路。

造紙廠正隆已在2008年取得臺灣首張碳權交易資格、2010年再取得臺灣第一張家紙產品碳足跡標籤,目前已註冊7.9萬公噸碳權,可進行增量抵換交易,爲國內碳交易市場累積能量。

正隆2008年參與工業局「自願性減碳標準」計劃,並且自2022年即啓動海內外各營運據點溫室氣體盤查,內部也初步完成2022年度盤查,預計於2023年中取得第三方查證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