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會破10億?這片講透了有錢人對窮人的陽謀,可惜內地不能上映
不得不說,這幾年的臺灣電影,真是充滿玄學。
要麼連續幾年萎靡不振,要麼就是一個時間連續放大招。
比如2017年年末,就連續出現了《大佛普拉斯》《血觀音》這樣的大尺度爆款,帶動臺灣電影重現生機。
可惜短暫高光一過,又迅速陷入死寂,連帶金馬獎進一步衰落。
都以爲要徹底完了,沒想到到了今年,臺灣電影又再度爆發。
先是一部《周處除三害》,從臺灣火到大陸,幾乎搶走了近期華語電影的全部風頭。
但這還不是最猛烈的。
同一時間,還有部臺灣新片,在臺灣掀起的風浪,比《周處除三害》還要高。
它就是由侯孝賢監製、蕭雅全執導的電影——《老狐狸》。
乍一看,這兩部電影,有着明顯的相似之處。
《周處除三害》,化用的是中國古代傳統故事。
而《老狐狸》一聽,就是一則動物寓言故事。
前者是小學三年級課文,後者則來源於小學二年級的課文。
不過這篇二年級課文不叫《老狐狸》,而是叫《小馬過河》。
小馬要趟過一條河。
松鼠告訴它河水很深,不要去冒險;老牛告訴它河水很淺,大步往前邁。
小馬親自過河後,發現河水既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也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
誰能想到,這麼一個幼兒啓蒙故事,竟被改編成了一部後勁十足的猛片。
它片如其名,是電影界的“老狐狸”,藏得很深。
特別是第一次看時,你會覺得它像一個“大雜燴”。
烹飪它的大廚裡,有歷史級大腕侯孝賢。
影片的很多構圖和鏡頭調度,確實充滿了侯孝賢的味道。
受阿爾茲海默症的影響,這部影片很可能是他參與的最後一部電影。
它的演員都是臺灣犯罪電影裡的熟面孔。
《陽光普照》裡的劉冠廷,《大佛普拉斯》裡的莊益增,《我們與惡的距離》裡的溫升豪,《最後的詩句》裡的傅孟柏。
觀影時,你總是把它往犯罪片上靠攏。
它是用小人物敘事來展現90年代股市泡沫磨滅後的臺灣,其中孩子視角又讓人想到楊德昌的《一一》。
它的畫面講究,配樂恰到好處,時代感撲面而來,又堪稱臺灣版的《繁花》。
它的影片海報有點《教父》的感覺,三代人,三種姿態,黑幫片的氣質撲面而來。
它的劇情,又是一個改編版的“小馬過河”,和德尼羅執導的《布朗克斯的故事》如出一轍。
別看配菜、佐料這麼雜,但導演愣是用這一盤大雜燴,拍出了2024年的年度最佳。
故事、韻味、氣質、後勁,全部拉滿。
01、
要品味這部電影,先要了解時代背景。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接着就是消失的30年;
彼時,中國大陸經濟騰飛,迎來了飛速發展的30年;
而寶島臺灣,剛好處在夾縫中。
它在短短2年半的時間內,股市從2000點衝到了12000點,那時候臺灣人炒股就是“買到即賺到”。
但隨後它又在短短8個月時間裡,跌回到了2000點,很多股民家破人亡。
鄭智化1993年發行的一首歌曲,就直接描述了這一景象:
“這不再是個適合好人住的島,禮義廉恥沒有鈔票重要,這不再是個適合窮人住的島,一輩子辛苦連個房子都買不到。”
《老狐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代檔口。
影片主線其實很簡單,借一個小男孩碰到的不同人,講述時代下的選擇及成長。
但電影中設置的兩組人物,非常值得玩味。
第一組是上層人士,出入上流社會;
第二組是底層人士,也就是窮人。
這兩組人形影不離,但又存在厚厚的壁壘,彼此相互對立又相互羨慕。
也就是在這一羣人物中間,影片通過一系列刻畫與交鋒,爲我們上演了一出“有錢人對窮人的陽謀”。
02、
我們先看底層的窮人。
第一個是麪館老伯一家。
老伯是內地過去的退伍軍人,經營一家牛肉麪館,牛市到來,他們通過少校買股票,大賺了一筆。
老兩口激動壞了,在屋子裡走起了正步,隨後他們把300萬一把梭哈。
股災到來,少校聯繫不上,一輩子的積蓄賠了個精光。
老頭最後上吊自殺。
第二個是賣單車的小販。
小販沒讀過書,寫字都要讓別人幫忙,但他懂得小富即安的道理。
牛市到來,房價跟着股票漲了一倍,小販意識到租房子是世界第一傻,之後他甩賣單車,自行車店倒閉。
小販雖然落寞離場,但及時止損,躲過了時代揮舞的鐮刀。
第三個是男主角一家。
妻子早逝,男主廖泰來和11歲兒子的廖界相依爲命。
廖泰來是我們常說的老實人,踏實肯幹,內心純良,但不會來事,不敢冒險。
他在飯店當經理,下班後還做手工和裁縫補貼家用,生活清貧,好在兒子很懂事。
父子倆計劃買下樓下的一間房,開一間理髮店。
他們定了3年的目標,日子充滿奔頭。
股市動盪時,父子倆的生活也如一葉扁舟,經歷了起起伏伏。
再說上流社會的有錢人。
第一個是女秘書。
她是舞女出身,偶然結識了謝老闆,當上了老頭的秘書,順利上岸。
秘書日常幫老狐狸收租,順帶處理生意場上的糟心事。
看似攀附了權貴,改變了階級,其實不過是老闆身邊的一個花瓶。
第二個是男主廖泰來的學生戀人。
兩人曾青梅竹馬,後來分開,女孩兒嫁給了大佬華哥,成爲了人人羨慕的華嫂。
華嫂確實改變了階級,但嫁入豪門背後的心酸,只有她自己知曉。
第三個就是謝老闆。
謝老闆就是片名裡的“老狐狸”。
他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滿嘴的生意經,街道上一排房子都是他的。
一間房,窮人的一輩子,他卻連收租都懶得自己去。
別人都騎自行車,他開的是勞斯萊斯,行駛在街道上,要多豪橫有多豪橫。
老狐狸洞悉一切。
他能記住租客家的門牌號,能通過閉路電視欣賞女員工的齷齪事,還能窺探到發生在街道上的校園霸凌。
可就是這麼個老狐狸,卻不敢直面自己的內心。
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之間,表面看堅如磐石。
就像老狐狸說的那樣: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郵差送信,小偷偷東西,收垃圾的人被割傷。”
但歲月會侵蝕磐石,磐石的裂縫裡,偶爾也會透過光。
秘書經常去收租,和男主一家關係很好,小男孩叫他漂亮姐姐。
她在男主生病的時候,會幫他照顧孩子,兩人產生了微妙的情愫。
男主人一家經常光顧樓下老伯的麪館,老伯總會給他們多加幾塊牛肉。
底層人士之間相互慰藉,暖人心腸。
自行車降價期間,男主在車行買了輛單車給兒子當禮物,父子倆騎着車其樂融融。
華嫂雖然身居高位,但她依舊對昔日戀人一往情深。
隔三差五就會光顧男主所在的餐廳,點一桌子菜,只爲和他說一句聖誕快樂。
03、
最神奇的搭配是小男孩和老狐狸。
小男孩是街道上最弱的菜雞。
老爸是個軟蛋,自己是軟蛋的兒子,出門遭遇校園霸凌,整天吃飯店的殘羹冷炙。
老狐狸是街道上最強的王者。
影片中他第25分鐘纔出場,但前期導演不停鋪墊,大家張口閉口都會談論他,他就是教父級別的人物。
兩個完全不對等的人,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一個雨天,小男孩坐上了老狐狸的車,對老傢伙說:“我知道你叫老狐狸。”
老狐狸聽完哈哈大笑。
電視劇喜歡拍窮小子和富家女相愛,這部影片則讓一個窮小子認了一個富爸爸,這是典型的爽片劇情。
但一個有錢的老頭,爲什麼要對一個窮小子,自降身份?
真心還是假意?陰謀還是陽謀?
我們其實能從情節裡,找到三個動機。
第一個,老狐狸在電梯裡的奇遇。
11年前,老狐狸的母親是拾荒老人,撿垃圾時被玻璃割破了手,一命嗚呼。
老狐狸去醫院領取母親的死亡證明,剛好和廖泰來搭乘一部電梯。
廖泰來剛喜得貴子,妻子抱着孩子在電梯裡歡呼雀躍。
但廖泰來卻淡淡地說,電梯裡有悲傷的人,我們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一部電梯裡,一個死,一個生。
小男孩和過世的母親之間,形成了某種奇妙的連接,和男孩交往就是寄託對母親的哀思。
第二個,老狐狸突然去世的兒子。
老狐狸是有親兒子的,但在兒子眼裡,自己就是個騙子。
影片沒有交代父子間的具體矛盾,但提到兒子在國際醫療隊工作。
一個敲骨吸髓,一個救死扶傷,父子間的隔閡不言而喻。
之後兒子早夭成爲他的心結,他和小男孩交往就是在彌補對兒子的虧欠。
第三個,老狐狸的自我野心。
老狐狸小時候也過過苦日子,他爲了有個家,也曾到處求人。
所以當看到男孩求自己把房子賣給爸爸時,他從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男孩問老狐狸:“你爲什麼幫我?”
老狐狸回答:“因爲你就是我!”
老狐狸最大的野心,就是想把小男孩培養成小狐狸。
有了這三個理由,這段忘年交就足夠真實。
有了真實襯底,影片纔有了現實主義的張力。
原本的爽,也沾染上了現實主義的煙火氣。
04、
一個“小馬過河”的故事,如何上演“富人對窮人的陽謀”?
小男孩要過河,身旁有一個窮爸爸和一個富爸爸。
窮爸爸讓他做一個貧窮卻善良的人,富爸爸讓他做一個富有卻冷漠的人。
雙方的隔空鬥法十分精彩。
老狐狸因爲不常和小男孩見面,他的教育方式是“言傳”。
當男孩遭遇霸凌時,他告訴男孩,欺負他的人裡有個“長書包”,“長書包”的媽媽是在工廠裡賣身的,利用這個不平等可以打敗敵人。
“我們要利用不平等,不平等是地圖,清清楚楚給我們指出贏的方向。”
“跟強的人在一起就會往上爬,跟弱的人在一起只會往下掉。”
老狐狸的告誡字字珠璣。
男孩聽了老狐狸的話,果然嚇退了霸凌者。
他坐着老狐狸的勞斯萊斯經過街道,體驗了一把狐假虎威的快樂。
老狐狸教給男孩最重要的一課是“情緒控制三步法”。
第一步喝冰水,第二步閉上眼睛,第三步心裡默唸幹我屁事。
這些人生經驗一度打開了小男孩的世界,“幹我屁事”成了他的口頭禪。
直到有一天,老狐狸告訴他,你的爸爸是一個考慮別人感受的人,這樣的人是失敗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牙齒的善良是一種懦弱。
小男孩的三觀被顛覆,他對老狐狸產生了叛逆心理。
反擊的方式就是對他說:“你明明也是窮人。”
另一邊,窮爸爸和小男孩朝夕相處,他的教育方式是“身教”。
爲了省錢,他故意把水龍頭的水開到最小,這樣水錶就不會走;
他會在快洗完澡時關閉瓦斯,這樣能省煤氣費;
他會把飯店的剩飯帶回來給孩子吃;
這些行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所以當小男孩遇到老狐狸後,他對親爹的這些摳門行爲看不上眼,直言沒必要節省,“根本沒差。”
這就是有錢人對窮人的陽謀。
一方面,把消費主義植入你的大腦,給你灌輸“不花錢就不會賺錢”的歪理。
另一方面,讓你深刻認識到“不平等”。
當你受到驅動,希望向他靠攏後,也就願意主動接受剝削了。
窮爸爸雖然摳門,但十分善良。
他會把丟棄的刀片包好,以免傷到撿垃圾的人;
他會把辛苦存起來的錢借給弟弟,幫助他渡過難關;
樓下的老伯自殺,一家陷入困頓,他會放棄買房,把機會留給老伯一家。
這些行爲也影響着兒子,讓他慢慢也成長爲了一個善良的人。
兩個爸爸,兩種相反的教育方式。
就像海報上表現的那樣,老爸向左,老狐狸向右,而小男孩選擇了前方。
導演也足夠溫柔,給那個殘酷的時代,打了一束人性的柔光。
全片幾乎沒有壞人,老狐狸最後也變成了老baby。
老伯上吊自殺,他跑去弔唁現場,說老伯是故意上吊,想把這套房子變成凶宅,這樣老伯離世後,自己的家人就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入了。
這話是很難聽,但最後老狐狸還是把房子賣給了老伯家,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他說爲別人考慮的人是失敗的人,這其實也是一句自嘲,因爲他自己也是爲別人考慮的人。
男主廖泰來放棄買房,老狐狸說了一句:“你真的沒讓我失望。”
導演直接告訴我們,窮爸爸和富爸爸,都是善良的人,只不過表現方式不一樣罷了。
最絕妙的是小男孩。
他長大後成爲設計師。
他既保留了父親包紙片時的好習慣,也學會了老狐狸喝冰水時的冷靜。
他沒有成爲第二個誰,他成爲了第一個自己。
05、
更難得的是,電影本身的劇情已經足夠精彩,但細節編排更是處處有驚喜。
比如男主角下班後,會拿着薩克斯獨自吹奏一曲《送春風》。
這是一個窮人,在物慾橫流世界裡的一份堅守。
比如小男孩的名字叫廖界,閩南語裡和“瞭解”諧音。
影片就是用一個11歲孩童的視角,來了解這個世界。
比如影片對性的處理。
秘書被扇耳光後,留在男孩家過夜。
第二天男主告訴兒子“昨晚雨大”,就是委婉暗示他和女秘書昨晚睡在一起了。
在原來的劇本里,女秘書嫁給了男主。
但剪輯時,導演覺得把大人的故事說得太清楚,會破壞小孩的視角,就把這個部分剪掉了。
比如影片中兩次播放了動力火車演唱的歌曲《鳥仔》。
“一隻鳥仔哮啾啾,哮到三更一又半暝找無巢。”
這首閩南歌曲,唱的是一隻鳥尋覓幸福的故事。
影片中兩次出現也是有意爲之。
第一次女秘書吐槽歌曲太難聽了,第二次男孩卻聽出了意味。
導演借這首歌來暗示人物的成長。
比如老狐狸和男孩初次相見,是在豪車上。
汽車剛好停在一個傾斜的路面,小男孩感受到了壓迫。
導演用這個鏡頭暗示兩個人的身份不平等。
後來汽車行駛到坦途,暗示兩人的交往是平等的。
比如股災到來時,導演用一組蒙太奇畫面描繪了衆生相。
華哥毆打了華嫂,老狐狸扇了秘書一巴掌,老伯在屋子裡上吊自殺。
而廖泰來卻能在夜裡,抱着兒子安詳入睡。
這一組交叉剪輯的鏡頭,拍出了一個時代的味道。
比如父子倆的心有靈犀。
父親答應兒子用三年時間來買房,兒子記下了三年一共是1095天。
而在父親的回憶裡,他當年也曾和女孩許下三年之約,也在沙灘上寫下過1095天。
比如男孩第一次去老狐狸家,他家裡正燒香拜佛,暗示老狐狸有心結解不開。
比如一條街道,父子倆騎車奔向光明,後來孩子騎車淚奔。
喜怒哀樂只借助一輛單車,就表現出來了。
這樣的細節俯拾即是,這也是《老狐狸》爲何後勁兒大的原因。
你N刷過後,依然能發現很多新的細節。
《老狐狸》最初豆瓣開分7.3,如今在得到越來越多觀衆鑑賞後,分值已經漲到了8.1。
恰好和從8.4分微跌下來的《周處除三害》,一個分數。
《周處除三害》在大陸取得的票房爲6.5億。
如果《老狐狸》同樣能夠引進,票房或許會破10億。
遺憾的是,這部影片目前應該沒有引進計劃。
喜歡這部電影的影迷,只能通過其他渠道進行觀看了。
爽片能收穫片刻歡愉,猛片則能給人內心長久的震撼。
《老狐狸》這樣的猛片,你會看嗎?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