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策劃:這是一屆真正“當下”的車展|最後一個“粵”

汽勢Auto-First|撒馬爾

巨大的想象,巨大的市場,依舊無法消弭巨大的焦慮。“無真相、無共識、不確定”的時代特徵和整個汽車產業處於流量、銷量和內卷的殘酷競爭氛圍,讓一切看上去都不那麼篤定。

歷史的行進就是由無數個時刻的拼疊,面對產業鉅變和格局重構的嚴峻考驗,正在進行的第22屆廣州車展,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車企和品牌敘事,擯除了傳遞出哪些新信號、有哪些技術趨勢、具備多少行業風向標意義,整體呈現出:用真正當下的思想、當下的方法,面對當下的困境。

因爲打的都是明牌,不論是純電插混增程的技術路線,外觀設計、底盤傳動機械素質、電子電氣架構,還是智能部分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還是智能底盤,或者全棧自研還是搭載供應商方案,一切都在桌面。

也難怪,業內人士對此早有預見:“放下長遠的期待,賣好眼下的每一臺車;放棄不適合的道路,務實地回到企業發展的路徑上去;甚至放下以往的高姿態,將真正領先的產品力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似乎要比說那些空話、套話、大話,老是給大家畫一個兩、三年後大概率看不見的餅,來得更高級,也更有用一些。”

因而,車展更多展現的是當下每一步的小贏,畢竟小贏靠戰術靈敏度,大勝則要靠戰略定力,靠創始人的信念感。需要說明的是,“當下”並非貶義,而是策略抉擇、是順勢而爲、是不被甩下就必須如此的務實抉擇。

【光】變少了

網絡有一句梗,是“你的眼裡沒有光了”,夢想星辰大海更容易有【光】,但對於本屆廣州車展,還有誰在思考更未來、更持續、更遙遠的事情嗎。

原先概念車能回答關於未來3-5年,甚至10年以後的圖景,包括造型設計、前沿技術、人車生活。如今,走遍各大展臺,原本佔據C位的概念車早已雨打風吹,如果你想看更具想象力的東西,恐怕每年的CES展反而更有可能。

如今車展的功能相當清晰明瞭,流量至上、銷量至上、KPI至上,成爲了整個車展良好運行的底層邏輯。這一點從車展的第一天媒體日,就已經涌入無數直播的小哥哥、小姐姐以及大量銷售人員,就可以看到端倪了。

當然,也有一些光,是關於過去和未來的。

比如林肯展臺上1932年Model K和1942年的ZEPHYR、足夠復古,足夠流芳百世,足夠讓人情懷滿地,兩臺具有歷史意義的車型,讓林肯百年造車底蘊在這一刻具象化。

比如小米展臺SU7 Ultra排着長隊看原型車的人羣,國內配額只有66臺的奧迪RS6(參數丨圖片) Avant GT、極越帶來的純電超跑ROBO X,都是這一抹光。

再比如小米SU7 Ultra和仰望U9先後駛上紐北,一定是歷屆車展上唯一一次兩臺中國汽車品牌的車剛刷過圈的一同參加車展。

「不可思議」

在廣州車展的前和後,有兩個1000萬輛格外引人注目,不可思議。

2024年廣州國際車展開幕前日,一輛東風嵐圖知音在武漢駛下生產線,標誌着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00萬輛達成。開幕兩天後,比亞迪完成了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歷史性成就。

同樣,車展前還有兩件大事,廣汽集團開啓三年「番禺行動」,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極氪與領克走向融合,想要實現1+1遠大於2的品牌規模和效應,之前,吉利已經把幾何品牌納入到銀河品牌中,拉開吉利體系整合大幕。

這幾件事,依舊是【當下】能做出的戰略調整。

再回到車展,還有很多不可思議。

華爲“尊界”雖然被帶到了展臺,但只能眼觀,不能拍照不能表達,各路被邀請人士在看過實車後只能三緘其口,這款與江淮共同打造的百萬級豪車,讓華爲將營銷做到了極致,你看與不看,它就在那裡。

與此同時,鴻蒙智行首次將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四界”齊聚,在亮麗的展臺背後,華爲正在大施拳腳,阿維塔、長安深藍、嵐圖、方程豹、奧迪、廣汽、北汽等十幾個品牌,都在搭載華爲智能駕駛產品。被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改名的“餘成功”,正在與中國其他幾個品牌一道重新定義中國豪車的面子和裡子。

長城汽車的做法更絕。3000多平方米的展臺,只展出20餘輛的全新魏牌藍山智駕版,且都是滄浪青配色,一眼看上去極爲震撼。爲何這麼做,因爲長城汽車要打響自己智能駕駛的名頭,這是關鍵之戰,是卡位戰。

魏牌旗下中高端定位的魏牌“藍山”成爲長城首款搭載城區NOA(領航輔助駕駛)的智駕車型,支持智能駕駛全國可開,長城汽車在智能化上的決心如此決絕。

BBA方面,梅賽德斯-奔馳帶來電動大G,這臺無數人心目中的Dream Car,如今讓自己有了另一個名字,即電動大G。奧迪基於PPE純電平臺打造的第二款SUV車型——Q6L Sportback e-tron也來到了廣州車展展臺之上。

「拿來主義」

本屆廣州車展的拿來主義或者說師夷長技以制夷體現的格外突出。

一方面,來自外觀設計和座艙的拿來主義。

第22屆廣州車展展車總數多達1171臺,其中新能源車512臺;全球首發車達78臺。

然而,如果你仔細逛展,就會發現,千篇一律方盒子的越野SUV、溜背的轎跑、大臉的MPV,走進座艙,帶魚屏、多聯屏、手機超充浮島、沉浸式氛圍燈,當然沒有一模一樣,但新意有限。甚至有媒體人吐槽:“同一個展館並排的三個不同品牌展臺上,看到三款前臉幾乎一模一樣的小型電動車。這已經不是審美疲勞,而是記憶殘留了。”

另一方面,合資的拿來主義。

一件事,看怎麼表述。比如合資車企,你可以說是中國技術反哺做合資品牌,也可以說合資品牌奉行“拿來主義”,因爲這樣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只有這樣,才能跟着自主和新勢力一起卷。

過去幾年中,奧迪etron、大衆ID、通用奧特能、奔馳EQ等產品序列並未掀起浪花。如今,以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爲主的智能化,合資品牌開始全面向中國選手學習,全面搭載中國智能供應鏈,全面放下當初的執念。

比如奧迪新品牌AUDI,其首款概念車AUDI E,包含quattro在內的一系列底盤操控配置和調教,全球設計均來自德國總部。從配置上看,零束科技爲奧迪E貢獻了最新的電子電氣架構、中央計算平臺、智能雲平臺、數字化產品;智能駕駛方面,則採用與智己同源的Momenta方案。

廣汽豐田的新車鉑智3X,率先導入Momenta 5.0智駕系統,採用Momenta最新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

東風日產發佈了N系列首款純電轎車N7,在智艙部分,將會用上高通驍龍8295P的車機芯片,而且還會搭載Momenta高階智駕,能夠實現城市記憶領航NOA、高速NOA以及全場景自動泊車等功能。

合資奮力一搏,且有了起勢的苗頭。無論是奧迪新品牌AUDI廣汽豐田鉑智4X、東風日產N7、廣汽本田燁P7等,都是高度本土化的產品,尤其是智能供應商,背後始終站着華爲、寧德時代、科大訊飛、Momenta、地平線等合作伙伴。

汽勢觀:先活過【當下】

潑天流量之下,悲喜並不相通,當下的當下,是先活過【當下】。(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