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農廢料不浪費! 農業部力拚循環再利用 創造新商機

農業部今(10)日舉辦「全循環零廢棄 永續農業新價值」循環農業成果發表會,展現如何將農業廢棄物重新迴歸到農業產業鏈中使用。(黃敬文攝)

農業部今(10)日舉辦「全循環零廢棄 永續農業新價值」循環農業成果發表會,展現如何將農業廢棄物重新迴歸到農業產業鏈中使用,甚至研發成工業原料及多樣化民生產品;資源永續司長莊老達表示,農業部最主要是透過技術開方,輔導形成商品化,不僅減少環境負擔,也可達到固碳的效果,目標將年產千萬農廢料全部循環再利用。

農業部表示,由於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產出的農業剩餘資源以畜禽糞及稻稈爲大宗,因此推動技術落地應用如,另外畜牧糞尿沼氣發電、制肥技術、沼液回田澆灌農作物,提供再生能源並減少化學肥料使用量,同時研發稻草分解菌製劑,解決露天燃燒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均可見爲推動農業永續發展之成效。

農業部指出,近10年來農業部試驗改良場所及協力的學研單位完成開發,並授權民間使用的農業剩餘資源處理與再利用技術已超過200餘案,累計授權金額達6150萬元,顯見開發的技術及商品,符合各界需求與期待。

農業部解釋,在經濟效益方面,可減少對國外進口資源的依賴,其中透過廢棄菇包再製成栽培介質,可取代進口泥炭土與椰纖,而鳳梨不僅可以抽取纖維做爲紡織業原料,還可與檸檬皮渣開發爲青貯料,替代進口芻料,稻草漿製成環保包材,取代塑膠製品的使用。

農業部說明,竹林疏伐、破碎與衝壓生質燃料顆粒的作業流程與系列機具的開發,讓更新竹材轉化爲燃料,另外牡蠣殼自發熱源包的製造技術,用於復熱食品,可開發成戶外活動用品,牡蠣殼粉也可用作開發覆育礁,可成爲水下生態覆育的友善材料。

莊老達表示,我國1年的農業剩餘資源初估約有1000萬噸,農業部的目標是全都可以投入循環農業再利用,最主要透過開發相關技術,再輔導農民、業者再利用以及商品化,不僅可以減輕環境負擔,維護永續營農環境,也可跨領域供應永續材料,替代石化原料以達減碳、固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