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牽頭髮起成立碳足跡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當前我國的碳足跡數據庫建設,亟待產、學、研、用多方力量深度合作,協力推進。

在此背景下,1月7日,清華大學舉辦“第二屆天工論壇”,並正式宣佈清華大學牽頭、聯合50餘家重點行業龍頭企業、行業組織、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碳足跡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旨在聯合多方力量,協同推動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支持“雙碳”戰略目標實現,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在論壇上,原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對聯盟發展提出“全鏈條協同創新、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的期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產品碳足跡管理是一項跨學科跨領域的系統工程,希望聯盟能夠通過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實現快速高效的方法研究和數據匯聚,推動前沿技術在碳足跡領域的研究和產業應用,積極開展國際對接。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當選聯盟理事長。賀克斌表示,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政策體系框架已初步建成,各界已開展大量工作,其中清華大學於2023年聯合國內外40餘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天工計劃”,發佈了我國首個開放透明的產品碳足跡數據庫——天工數據庫。與此同時,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目前在標準、數據、工具、場景和能力等方面仍面臨一系列關鍵科技挑戰,需要產、學、研、用各界深度合作。聯盟將以支撐國家戰略爲目標,以“頂天立地、開放共建”爲願景,通過促進產業協同和推動技術創新,在數據、內容和能力等三方面開展工作,支撐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建設。賀克斌同時宣佈“天工計劃”全面納入聯盟工作體系。

清華大學碳中和講席教授、“天工計劃”聯合發起人徐明出任聯盟秘書長。徐明彙報了聯盟的工作進展與初步成果,指出當前我國碳足跡數據庫建設工作百花齊放,但是仍然存在多個挑戰。針對數據標準不一的問題,聯盟基於國內外相關標準和方法,編寫了《生命週期評價數據集構建導則》並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以期建立統一、國際領先的數據集構建標準。針對互聯互通不足和國際認可困難的問題,聯盟建立了“天工生命週期評價數據平臺”,來自社會各界的數據庫可以在符合統一標準的前提下通過平臺進行發佈,開放數據與商業數據共存,爲用戶提供互聯互通的數據資源,在滿足條件的時候向國家產品碳足跡因子庫貢獻數據,同時形成合力共同爭取國際認可。目前,該平臺已經匯聚了來自多個機構的超過12000條數據,待審覈完成後將正式對外發布。

第二屆天工論壇吸引國內外超過近150家政府機關、龍頭企業、服務機構、高校和科研機構及國際組織參加,已成爲國內最受關注的碳足跡專業交流平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