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預見中國”高端講壇暨中國經濟講座首場成功舉辦

2024年4月2日,清華大學“預見中國”高端講壇暨清華五道口中國經濟講座系列首場講座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本次論壇邀請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作爲主講嘉賓。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焦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旭峰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儁明出席論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長聘副教授、院長助理劉碧波擔任論壇主持。近兩百位清華師生和企業家代表共同聆聽了講座。

焦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面臨着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國內經濟轉型任務艱鉅。如何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的脈搏,如何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持定力,如何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期待“預見中國”高端講壇及後續的交流研討,能夠爲中國經濟社會的行穩致遠貢獻智慧和力量。

朱旭峰在致辭中首先表達了對劉世錦的感謝,感謝其一直以來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支持,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廣闊的視野爲學院帶來了寶貴的啓示和引導。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五道口金融學院合作舉辦“預見中國高端講壇”,不僅是對兩院學術力量的融合,更是清華大學多學科交叉、協同創新精神的體現。公共管理和金融是現代社會運行的兩大關鍵領域,它們之間的交叉融合將爲解決經濟、社會問題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希望兩院共同探索公共管理領域與金融領域的創新,提出更具前瞻性和科學性的政策建議。

劉世錦的演講主題爲“穩增長促轉型要加快深化結構性改革、挖掘新增長潛能”。他對我國中長期發展目標與所面臨的挑戰、現階段經濟運行呈現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細緻地剖析,分享對如何挖掘新增長潛能的思考,並提出開展新一輪結構性改革的建議。劉世錦表示,黨的二十大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同時也提出了明確的量化增長指標——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此目標有兩個條件不可或缺:第一,能爭取到的實際增速必須要爭取;第二,僅靠實際增速“硬增長”還不夠,立足點必須放到提高勞動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上。“高質量發展有着準確的經濟學含義,那就是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他說。

劉世錦還表示,我國經濟增長仍處在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深度動能轉換期,實現穩增長促轉型,首先要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激活追趕潛能。他指出,在以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爲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我們與先行者的差距已經不是太大,有些領域並駕齊驅甚至局部領先。因此追趕潛能和數字綠色潛能並不是兩條賽道,而是融爲一體的,“仍可支持我國經濟持續5-10年的中速增長期。”與此同時,還要加快挖掘新增長潛能:一方面,通過縮小中低收入羣體與中高收入羣體在終端需求結構上的差距,來擴大“橫向需求空間”;另一方面, 提升產業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拓展經濟的上行空間,創造“縱向升級動能”。

劉世錦建議,穩增長需要繼續保持相對寬鬆或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同時把注意力更多地轉向通過結構性改革來挖掘結構性潛能。在需求側,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身份平等”“基本公共服務獲取權利平等”“土地(不動產)財產權利平等”;在供給側,認可、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要重視和抓好“兩個關鍵少數”和“一個關鍵多數”。前者是指企業家和地方主要領導者,他們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兩臺發動機;後者即進城農民工,是我國經濟轉型的主體人羣。將結構性改革聚焦於這“2+1”關鍵環節,才能打通中國經濟的痛點和堵點,穩增長促轉型才能出現新局面。

講座結束後,劉世錦還就全球治理體系重構、區域經濟發展、房地產市場調整轉型等話題與現場觀衆進行了交流。

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共同舉辦。自2024年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推出“中國經濟講座”系列活動。講座聚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核心議題,定位爲解讀政策、總結經驗、探索模式、傳播學術的高端學術平臺。講座延請國內外權威學者專家,聚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前沿議題,以講座、對話等形式,爲中國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觀點與建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與公共管理學院融合各自優勢,邀請國家政策制定資深專家、兩院院士及國際頂尖經濟金融學界大師,聯袂推出「預見中國——世界政治與經濟前沿探索項目」,與中國企業家一起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把握國家戰略方向,理清產業行業定位,繪製企業發展藍圖。項目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頂層設計,全景解析世界經濟與中國戰略佈局,深入剖析重大公共政策意涵,科學研判產業發展的風險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