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批,華師上榜!
近日
廣東省公佈28個“雙百行動”
首批省級優秀示範案例
華師躋身其中
近日,爲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實施“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總結推廣高校院所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典型經驗和創新做法,加強示範引領,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遴選28個“雙百行動”首批省級優秀示範案例,我校《打造區域標杆學校 引領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成功入選。
華師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紮實推進“雙百行動”,發揮教師教育優勢,與茂名市人民政府、信宜市人民政府合作創辦華南師範大學礪儒高級中學(以下簡稱“華師礪儒高中”),聚焦滿足優質教育需求、打造優質教育團隊、培育優質創新人才、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四優”目標,通過“擴優”“強師”“提質”“賦能”,攜手打造粵西地區高中教育標杆學校,開辦兩年累計提供優質高中學位1186個,未來與華師附屬信宜學校爲茂名、信宜提供中小學優質學位8000餘個,致力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外輻射和共享下沉,有力促進地方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積極探索高校建設與城鄉發展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的“華師範本”。
打造區域標杆學校
引領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
2023年2月,廣東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首個校地攜手、落地縣域的優質高中——華師礪儒高中籤約動工,同年9月學校正式開辦。華師把辦好華師礪儒高中作爲高質量推進“雙百行動”的重要舉措,聚焦縣域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強化學校內涵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通過“辦好一所學校,帶動一批學校,引領一片區域”,爲信宜教育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校地攜手,滿足優質教育需求
華師礪儒高中的興辦,有效縮小了基礎教育區域、城鄉、校際差距,滿足了茂名、信宜人民對優質教育的熱切期盼。一是校地聯動、校校協同,創新協作模式。“高校—地市—縣域”三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和“大學統籌—核心附校引領—合作學校聯動”一體協作的辦學模式,使華師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核心附校的成功辦學經驗快速應用到華師礪儒高中。
二是文脈賡續、基因傳承,實現高位起步。華師礪儒高中賡續信宜與華師兩地文脈淵源,由華師基礎教育戰略發展委員會專家全程把脈定向、掌舵引航,指導形成“全人格、高素質”的辦學理念,確立“培育人格健全、德才兼備時代青年”的育人目標,爲高起點辦學打下堅實基礎。三是教育支撐、地方賦能,助推區域發展。開辦兩年新增公辦高中學位1186個,連續兩年招生錄取分數位居茂名市直屬學校首位,未來逐年增加到3000學生規模,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華師礪儒高中的開辦也爲當地招企引才、穩企留才創設了良好條件,充分體現了優質教育對區域協調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
從“廣納才”到“深賦能”:
外派內培,打造優質教師團隊
華師深度參與學校師資“選、育、管、用”各環節,以有組織的“強師工程”培養鍛造了一支“引得進、教得好、留得住、能發展”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一是統一選聘,把好入口“質量關”。選派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全面負責學校建設管理與教育教學,選派學科專家深度參與骨幹教師選聘和新教師招聘,爲學校組建優秀管理團隊和師資隊伍。
二是聯合研訓,上好從教“第一課”。堅持統一研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連續兩年組織新入職教師參加華師附中集中開展的崗前培訓,先後選派30餘名青年教師深入華師附中跟崗研修,助力新教師快速站穩講臺。三是名師領航,鋪好專業“發展路”。發揮高校專家和華師附中名教師示範引領作用,建立常態化教研指導機制,組團式選派學科專家到校開展教學指導,通過實施青藍工程、聯合備課、聯合教研、設立學科工作坊等,助力教師專業成長髮展。當前,華師礪儒高中共有專任教師99名,其中骨幹教師佔比超5成、高級教師佔比達3成、研究生學歷教師佔比約4成。創校以來,10名教師入選茂名市高中學科中心組成員,18人次獲省級獎項,29人次獲地市級獎項,教師隊伍水平全面快速提升。
從“穩生源”到“強質量”:
五育融合,培育優質創新人才
華師始終將附屬學校作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試驗平臺,致力打造大中小學段銜接的一體化育人機制,爲解決基礎教育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提供“華師方案”。一是構建大中小學協同培養機制。指導設立“礪班”和“小研究員班”,持續推進中學生“英才計劃”,加強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選拔與科學培養,組織專家學者和科技團隊走進校園,聯合開展學科教研、“華礪講壇”、科技競賽等活動,打造一體化育人“大課堂”。
二是構建五育融合校本課程體系。指導學校開設78門個性化校本選修課程,成立30個學生社團,建立1個勞動實踐基地,構建“全人格教育”校本課程體系,讓每位學生都有成長出彩的機會。開辦不到兩年,已有1名學生在全國創新大賽中獲獎,30人次獲省級獎項,60餘人次獲市級獎項。三是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發揮心理學A+學科優勢,開設“心晴小家”平臺,開展30餘場心理團輔活動,實現在讀學生心理檔案建設、心理問題篩查評估全覆蓋。同時,由點及面成立“信宜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協助信宜市構建學校心理服務體系,爲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受到《人民日報》、南方+、廣東教育頭條報道。
從“示範點”到“輻射面”:
數智賦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華師礪儒高中開辦以來,先後接受了40餘所學校或團隊參訪,成爲展示和輸出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在辦好華師礪儒高中的同時,華師持續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下沉,着力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一是開設一站式“專遞課堂”。在信宜市思賀鎮高田村建成“紅棉情”一站式雙師智慧課堂,常態化開設科學、人工智能和特色外語課程,參與師生超1000人次,有效解決鎮村小學部分課程“開不出、開不全、開不好”的現實困難。
二是構築教師發展“共同體”。調動各學科院系資源,聚焦學科教育前沿和課堂教學實踐,助力信宜培養一批紮根基礎教育一線的骨幹教師。比如,邀請當代教育名家吳穎民開展學校與教師發展專題講座;組織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學員中的24位名師走進信宜14所學校開展教學指導;組織信宜市高中骨幹教師、化學教師、體育教師、美術教師等專項培訓,覆蓋3000餘人次。三是打好“鄉村教育牌”。成立鄉村振興研究院並同步組建信宜分院,進一步整合各類優勢資源,加強鄉村教育研究,助推城鄉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舉全校之力推進“雙百行動”
華師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落實“百千萬工程”,舉全校之力推進“雙百行動”,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校地共建,在推動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彰顯華師擔當。2023年8月以來,華師作爲牽頭單位,分別協同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與信宜市、封開縣結對共建,與連州市柔性結對共建,抓好基礎教育擴容提質、科研賦能產業發展兩大關鍵點,助力縣域全面振興。
華師作爲盟主單位,與副盟主單位南方醫科大學一道,協同省內6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成立“雙百行動”鄉村公共服務高校聯盟,着力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專項增值提質、醫療服務支持、普法宣傳與法律諮詢服務、智庫支持“五大計劃”,助推鄉村公共服務提質增效。作爲主體單位,整合學校各類優質資源,成立華師鄉村振興研究院,並在汕尾、信宜、封開三地設立分院;鄉村振興研究院依託學校學科優勢,下設鄉村教育與人才研究中心、基層治理決策諮詢研究中心等10個研究中心,聚焦打好鄉村教育、鄉村治理、鄉村產業“三張牌”,以高端智庫賦能鄉村振興。
作爲廣東教師教育的龍頭
和基礎教育的“工作母機”
華師將持續圍繞
“縣域所需、已有基礎、華師所能”
引領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高質量教育助推“雙百行動”走深走實
小晚已開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躍投稿
來源丨學校“雙百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攝影丨吳建國 許子逸
部分圖片由單位提供
執行編輯丨楊昆鵬
責任編輯丨盧嘉裕 吳建國 陳婧
初審丨沈蔚瑜
複審丨林海岸
終審丨周憲
可以第一時間
瞭解華師最新資訊
我們在場 懂你悲喜 給你力量
校歷丨PPT丨招生丨水電費丨網費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