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糧食穩定安全供給的弦一刻也不能放鬆

本報評論員慄玉晨

倉廩實,天下安。對於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保持自身糧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只有用中國人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既抓物質基礎,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也抓機制保障,做到產能提升、結構優化、韌性增強、收益保障、責任壓實,我們就一定能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我國糧食產量在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基礎上,今年預計將首次突破1.4萬億斤!在10月2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對外發布了這一消息。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雖然稻穀、小麥供需狀況較好,但玉米產需缺口還比較大,大豆仍然主要依靠進口,全國糧食供需處於緊平衡狀態,確保糧食穩定安全供給的弦一刻也不能放鬆。(相關報道見06版)

倉廩實,天下安。對於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保持自身糧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中國14億人口,每天一張嘴,就要消耗70萬噸糧食、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保持糧食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減少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對國家發展大盤子的衝擊,減少糧食生產領域的外部依賴,確保國家政策制定和實施的自主性,進而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

總體來看,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是好的。我國在實現糧食生產“二十連豐”後,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秋糧收穫也已過了八成,大頭豐收到手。隨着生產能力持續增強,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區域佈局持續完善,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大國糧倉的根基更加穩固,中國人的飯碗在自己手中端得更牢。同時也要看到,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糧食安全還面臨着不少挑戰。例如,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依然突出,耕地撂荒現象較多;目前我國在覈心種源、高性能農機裝備等領域距離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特別是種子產業的“卡脖子”問題尚未解決,農業科技實力薄弱制約糧食生產能力;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受極端氣候、能源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斷鏈”風險增大,這些突出而緊迫的現實問題,都決定了全國糧食供需仍處於緊平衡狀態。

就目前來看,我國糧食生產已經達到了“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的糧食安全戰略要求,保住了底線。而從長遠來看,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和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糧食總的需求量還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糧食產需缺口將長期存在,糧食產需的結構性矛盾也較爲突出。從品種看,稻穀和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足,但優質強筋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產量不足,供需趨緊。而隨着居民對肉蛋奶及水產品的消費需求增長,飼料用糧需求也將增加。對此,必須抓住耕地和種子這兩個關鍵點,防範和化解當前糧食安全所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繃緊“緊平衡”下糧食安全這根弦,就必須把關係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只有讓“長牙齒”的硬措施真正發威,十八億畝耕地才能實至名歸,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纔不會被做手腳。在此基礎上,尤須擴大玉米、大豆種植面積,減低對海外市場的依存度。

糧安天下,種子爲基。只有用中國人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我國種子供應雖然總體有保障,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種業自主創新仍有差距。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若遭遇衝擊,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在種質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破卡點,補短板,強優勢是當務之急。

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在糧食供需“緊平衡”狀態下,既要盯着有限的耕地,也要把思路打開,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佈局。

悠悠萬事,吃飯爲大。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的課題。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既抓物質基礎,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也抓機制保障,做到產能提升、結構優化、韌性增強、收益保障、責任壓實,我們就一定能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