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創、鴻海 押逾三個月

臺股近日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大盤整體表現震盪,其中羣創(3481)、鴻海(2317)等表現亮眼,發行券商建議,對於羣創、鴻海偏多投資人可買進相關權證,透過槓桿效果擴大獲利空間。

法人指出,第2季開始進入面板備貨旺季,目產業秩序良好,預期對於面板價格有所支撐,2025年TV平均尺寸放大,將持續帶動面積需求增加;IT面板方面有Win 10結束、AI PC、疫後換機潮等帶動需求,整體需求面向上。

羣創將3.5代線面板廠改造成全球最大的FOPLP封裝廠,初步應用於PMIC關,目標上半年進入量產,法人認爲,FOPLP已有多家國內外廠商投入,且PMIC屬於成熟的封裝市場,競爭相對激烈,FOPLP對於羣創未來的營收貢獻仍有待觀察。

鴻海方面,法人表示,今年首季淡季不淡,因AI伺服器業務將季增、年增翻倍表現,使整體雲端網路營收將達雙位數季增表現,鴻海今年主要動能在雲端網路,除GB200進入量產,一般伺服器及網通產品皆強勁成長,預估雲端營收將逐季成長,今年雲端估將成長七成,佔比躍升至近四成,其中,估伺服器中55%比重爲AI,預估AI即貢獻約1.6兆至1.7兆元。

法人表示,鴻海受到的關稅影響將低於同業,基於全球200餘廠區分散於24國,可有效調配產能;並且導入 AI應用,提升廠區效率及自動化,降低對獲利率影響。根據2018年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由於鴻海產能快速移轉且擴增多國的產能,後續兩年營益率影響約在0.45%,目前營運規模較當時高出逾六成,預期擴廠對營益率影響程度將更低。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相關個股後市的投資人,可選價內外20%以內、逾90天的商品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