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萬億級市場“飛”得更穩
千米低空,機遇無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近日印發,在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方面,要求“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有序發展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
如今,低空經濟的成果已開始“飛”近百姓身邊。在湖北武漢,短途出行可乘坐“空中巴士”;在廣東深圳,點的外賣可由無人機投遞;在福建泉州,下單的臍橙搭乘無人機“飛”出果園……得益於政策端、產業端、創新端的良性互動,低空消費迸發蓬勃生機。最近公佈的1月份至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民用無人機產品產量在製造業整體成績單中表現亮眼,同比增長91.5%。
低空消費的潛力還在於其對產業鏈帶來的乘數效應。以消費級無人機爲例,其普及也能帶動硬件製造、軟件開發、數據處理等環節發展。據預測,今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可以說,從低空經濟到低空消費,不僅是政策層面的深化,也釋放出從頂層規劃轉向場景落地、從產業培育轉向消費拉動的積極信號。而要讓這個萬億級市場“飛”得更穩,進而更好賦能消費,是一個重要課題。
解題要從立規矩入手。2024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司正式亮相,負責擬定並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有關政策建議,協調有關重大問題等。低空消費的監管涉及數據安全,還包含飛行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低空飛行器管控等諸多內容。未來,隨着全域協同發展機制不斷完善,低空經濟管理職責權限逐漸清晰,兼顧飛行安全監管與產業創新需求,更多制度性突破有望加速消費場景落地。
加快產業化發展,要找準發力點。近日,武漢公佈了24條低空試點航線。其中,都市空中觀光線是一大亮點,從南岸嘴至建港的長江北岸觀光線和青山江灘—中山路長江南岸觀光航線,可讓遊客360°飽覽兩江四岸勝景。這樣的實踐創新,瞄準百姓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挖掘更多應用場景,既能激活文旅新業態,又爲城市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益示範。對業內企業來說,抓住政策機遇,推出更多好的產品,就有可能站上風口,乘勢而起。
做任何事情,有序發展很重要。比如,近年來,無人機“黑飛”屢有發生,嚴重擾亂生產、生活秩序,甚至威脅航班正常起降。無論是相關部門加大管控力度,及時發佈無人機禁止飛行區域等相關信息,還是消費者要遵守規定、合法使用無人機,各方合力築牢安全底座,才能推動低空消費健康發展。
(作者:年 巍 中國經濟網供稿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