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名目有效匯率 創新高

去年以來人民幣實質和名目有效匯率變化

2022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壓力依舊不減。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統計顯示,1月份人民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升至128.67,爲連續第九個月上揚,指數更創下紀錄新高。

路透報導,BIS資料顯示,1月份人民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則降至131.01,結束此前連續六個月上升。數據還顯示,2021年人民幣實質有效匯率累計升4.43%,但名目有效匯率累計跌8%;2020年實質和名目有效匯率分別上升3.35%和上升4.05%。

有效匯率爲重要的經濟指標,其以貿易比重爲權數計算,反映的是一國貨幣在國際貿易的競爭力與整體波動情況。名目有效匯率爲一國貨幣對應主要對手國一籃子貨幣的加權平均值,也就是單純的升貶變化。實質有效匯率則是剔除物價變動影響後所得的結果,更能反映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

分析師表示,1月時Omicron疫情升溫、加上美國聯準會(Fed)態度轉鷹,市場預期美國升息步伐將提前,讓美元指數一度衝破97,主要非美貨幣跌多漲少。反觀人民幣匯價卻是不跌反漲,升值力道強勁。

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來看,1月初在6.3757元,月底已升至6.32元附近。面對其他非美貨幣皆貶、人民幣一枝獨秀狂升,不利於出口競爭力的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在1月底出手阻升,春節封關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中間價再度回到6.3746元。但綜觀1月表現,人民幣仍是漲多跌少,因此1月份的名目有效匯率指數繼續攀升至歷史新高。

進入2月以來,人民幣狂升之勢已相對收斂。展望2022年全年人民幣匯價走勢,大陸國家外管局前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21日指出,2022年大陸外匯的供求將趨於平衡,人民幣升值動能將減緩。

管濤在人行主管的「中國金融」撰文指出,若全球疫情穩定,供應鏈逐漸恢復常態,則大陸的貿易順差可能進一步縮窄,將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此外,美國即將進入升息循環,中美利差將繼續縮小,外資淨流入可能減少甚至出現淨流出,也將抵銷人民幣升值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