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家隊戰臺積電 科技大老點出勝負關鍵

▲童子賢認爲,未來5到7年內,臺積電沒有敵手。

圖文/鏡週刊

即將在4月開始試產的日本半導體國家隊Rapidus被認爲未來有機會挑戰臺積電,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爲,雙方最根本的差距,在於晶圓廠從設置到量產,中間至少需要2年半、3年的時間,且臺積電爲了單一的2奈米制程廠房,投入的金額高達200億至250億美元(約新臺幣6,570億元到8,213億元),日本政府就算補助新臺幣2,000億元,也只夠試水溫,很難有所作爲。更何況,現在臺積電光在臺灣就有7座廠區正在營運與興建先進製程,競爭對手如果要彎道超車,難度實在太大。

日本半導體國家隊的Rapidus,不僅獲日本官方與包括SONY、豐田在內的八大財團全力支持,背後還有美國撐腰,再加上日本在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的領導地位,實力不容小覷。「未來勢必成爲重要敵手。」一位臺積電主管私下對本刊表示。

看着Rapidus橫空出世,並急行軍追趕,一位臺積電主管對本刊直言:「Rapidus應該可以做起來。」更點出其崛起的關鍵原因,「日本在先進製程的能力是有的,他們的半導體材料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成,排名第一;半導體設備佔有率超過3成,也高居第二,現在把晶片製造的能力補強起來,未來勢必成爲臺積電新敵手。」該主管肯定地說。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經理範哲豪指出,以半導體地緣政治的氛圍來看,每個區域或國家都希望打造完整的生態鏈,從設計到製造端必須能夠自給自足,因此,日本振興半導體產業,除了成熟製程外,當然希望能夠在先進製程也佔有一席之地。「日本政府希望藉此帶動高階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發展,畢竟,日本若繼續在尖端晶片的製造能力落後,材料和設備廠商也將在中長期失去競爭力。」範哲豪對本刊分析。

受到美、日二大強權大力支持的Rapidus,確實已成爲臺積電的最新敵手,但是否真的能衝擊護國神山?「未來5到7年,臺積電幾乎沒有敵手。」上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被本刊問及此事時直言。

童子賢認爲,雙方最根本的差距,在於晶圓廠從設置到量產,中間至少需要二年半、三年的時間,且臺積電爲了單一的2奈米制程廠房,投入的金額高達200億至250億美元(約新臺幣6,570億元到8,213億元),日本政府就算補助新臺幣2,000億元,也只夠試水溫,很難有所作爲。「更何況,現在臺積電光在臺灣就有7座廠區正在營運與興建先進製程,競爭對手如果要彎道超車,難度實在太大。」童子賢向本刊分析。

但Rapidus究竟會不會成功呢?「現在下結論還是言之過早。」範哲豪說。「如果這麼容易,三星和英特爾在3奈米就不會遭遇這麼大的挫折,不管三星還是英特爾的3奈米都有良率不穩定,以及客戶很少的問題,何況,日本要從40奈米直接跳到2奈米,中間的28奈米、16奈米和3奈米根本都沒經驗,所以挑戰非常大。」

從Rapidus宣稱4月開始試產,卻要等到2027年才能量產的說法來看,範哲豪坦言:「正常來說,試產到量產的時間不會拖到那麼久。更何況,量產2奈米至少還需要5兆日圓(約新臺幣1兆元)的資金,Rapidus究竟要從哪裡募集到這麼龐大的錢,也是一大考驗。」

不過,就算備受質疑,也有專家仍看好Rapidus。「我認爲Rapidus有一半的成功機會。」長內厚表示:「1990年代,許多人也不看好臺積電。Rapidus也與臺積電不同,是以全晶圓的方式,從前段到後段一貫生產的新商業模式,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畢竟臺積電是專門爲大型客戶進行大規模生產,而Rapidus旨在爲小規模客戶進行多樣、小批量的生產,能避開與臺積電直接競爭。」

更多鏡週刊報導【封面故事】日本砸2千億衝2奈米 揭臺積電神秘新對手【臺積電神秘新敵4】從掐死日本半導體到轉向扶植 揭美國爲何當Rapidus幕後推手【臺積電神秘新敵】日本官方豪砸兩千億衝2奈米 護國神山神秘新敵人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