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1月製造業PMI 兩樣情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3日公佈,韓國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經季調後,由去年12月的49上升至50.3,重新回到景氣榮枯分水嶺50之上,走出連續四個月萎縮頹勢。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經濟學家巴提(Usamah Bhatti)指出,韓國製造業1月營運狀況好轉,產出和新訂單皆重返擴張。雖然數據增幅緩和,但反映製造業在2025年初始逐漸回覆成長力道。不過企業亦示警成本攀升壓力。

至於日本,au Jibun Bank表示,1月日本製造業PMI終值由去年12月的49.6陡降至48.7,連續七個月位在景氣擴張臨界點50之下,反映生產下滑和新訂單量萎縮。雪上加霜的是,近期和中期的需求展望依舊低迷,而且企業信心降至逾兩年新低水準。

報告顯示,日本製造業產出和新訂單緊縮程度加劇,而且就業創造遲緩。

至於東南亞市場,標普全球公佈,東協1月製造業PMI由50.7降至50.4,創下11個月新低紀錄,顯示在需求減緩和市場樂觀情緒下滑的情況下,製造業僅維持微幅成長。

就東南亞各別國家來看,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1月製造業PMI皆陷入萎縮。印尼表現相對搶眼,由51.2上升至51.9;菲律賓雖由54.3驟降至52.3,但仍維持擴張。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不久便揮斬關稅大刀,先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開鍘,掀起亞洲金融市場動盪,造成股市大跌和亞幣兌美元重挫。專家指出,製造業疲弱將進一步打擊亞洲經濟成長,而潛在貿易風險恐讓製造業前景籠罩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