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李健需要V型反轉

"現在算不算榮耀的至暗時刻",在今年1月份中國手機市場排名出爐後,有榮耀手機的員工暗忖,"但是樂觀點來看,或許以後只會比現在更好。"最新的這份市場排名顯示,去年最後一個季度還勉強站住前五的榮耀,現在已經消失融入到"Other"中了。

悲觀事實的樂觀情緒下,有榮耀員工寄希望於新任CEO李健。"今年的方向是啥,新的領導層給了什麼指示?"有一線銷售在內部發帖詢問。

不過沒人能夠給到具體答覆,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接任CEO後,李健就先後在深圳、西安等線下門店和員工交流,2月份也在內部大會上要求穩住中國區,海外加把勁,但是具體怎麼落地可能還需要各個業務部門消化。

只是想落地可能並不容易,在換帥趙明之後,榮耀緊跟着又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換下了中國區CMO姜海榮和中國區銷售部部長鄭寶樹。二人都是榮耀前CEO趙明時代的大將,參與過榮耀獨立後首款產品V40的推出。

對於這款產品,榮耀前CEO在離職的告別信中稱:"新榮耀從V40開始,我們一起經歷了低谷,"至暗時刻",也一起在中國、海外市場高歌猛進,一起哭過,笑過,一起打破各種不可能,這些構成了我人生最難忘的時刻。"

對新任CEO李健來說,他的榮耀時刻又將從哪款產品開始?

01 本金還能不能保住?

"被鎖定的股票瑟瑟發抖"在換帥傳言落地後,此類討論在不少員工之間被熱議。有員工不理解,爲什麼此次變動被捂得這麼嚴實。"即便是內部認購,風險自擔,但是投資也得講究個信息對稱吧。"

據「市象」瞭解,早在官方宣佈落定前,雖然有關趙明離職的消息早已在員工之間被廣泛討論,但是彼時大多數人都認爲這是謠言。相比外界看到的動盪,當時內部多是吃瓜心態。有員工對「市象」稱:"肯定不會離職,傳言可能是現在還在談合同續約的問題。"

敢於如此肯定,來自內部不少人自認爲的信息差。

有行業人士透露,榮耀2020年底從華爲獨立處理出來,分家時和員工簽約的是4年制的合同期。大部分員工的合同剛好在2025年1月底到期,需要續簽合同。趙明離職的傳言也是在此期間發酵,所以內部不少人都不以爲意。

在內外部不同的信息差下,有員工表示:"那會我還到處去微博、小紅書和不少博主對線闢謠,現在看我纔是最可笑的人。"IDC數據的 1月份中國市場份額排名出來後,2月份有員工在內部發起理性討論話題"這樣的中國市場份額表現,我的本金還能不能保住。"

值得注意的是,趙明離職時也仍然持有榮耀的股份。有從業者稱,可能是股改後鎖定了,之前不少人都是離職後清空。

相較於一些沒有經歷過大動盪的新手,也有不少經歷過2020年和華爲分家的老員工對此事比較淡定:"他們可能不瞭解新任CEO的履歷,李健是個全面型的人才,華爲時期李健負責歐洲地區,趙明也是間接向他彙報的。"

不過在更多不熟悉的人眼中,李健此前只是一個人事管理者,突然接任CEO職位,還是讓不少新員工心裡沒底:"說再多也沒用,帶領大家打勝仗,多分錢纔是信心,現在都在等新任CEO的第一次發佈會。"

按照榮耀的市場計劃,李健將於今年3月2日在MWC 2025大會上發佈"阿爾法戰略及AI技術",這也是他首次以榮耀CEO的身份公開亮相。對於一個星期後的新任CEO首秀,也有員工比較務實:"不求大漲,降低預期才能更樂觀。"

02 消失的榮耀手機

"不逛街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榮耀和哪吒2還有聯名"有榮耀品牌粉絲吐槽"作爲哪吒2唯一的手機聯名品牌,榮耀在哪吒2這麼大的全民流量上,官方几乎沒有策劃什麼統一的品牌營銷活動,也就線下門店融合了一些哪吒周邊元素。"

有着押中哪吒2的好運氣,卻在百億票房流量中毫無存在感。

對於這種反差,有員工透露:"新的CMO班子剛成立,可能新團隊還尚處於磨合期,這麼大流量接不住沒事,接錯了可能問題就大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錯的心態下,榮耀推出了"哪吒破百億,榮耀送10億"的福利活動。

"聊勝於無,但是我覺得關鍵不是營銷活動,個人覺得還是華爲全面迴歸之後的影響太大了"有一線銷售從業者觀察認爲,"榮耀剛獨立的時候,很多銷售都直接說這是華爲的5G手機,華爲迴歸以後,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換機用戶,多了考慮華爲手機的這個選項。"

主觀的一線銷售看法之外,還有客觀數據顯示下的二者市場份額調換。

根據IDC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華爲手機同比增長14%,重返市場份額第一,榮耀則是同比下滑了13.4%,滑落到第五名。同樣的數據排名,在2024年第一季度,榮耀還是中國市場五大智能手機品牌的第一。

座序重排下,是榮耀早已跌跌不休的市場份額。

中國區市場,2024年榮耀的市場份額排名是:Q1第一名,Q2第四名,Q3第五名,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度的Other。但是這事如果全部歸因於華爲迴歸,可能也不全對。因爲在華爲尚不觸及的中國市場之外,榮耀的市場份額也不太樂觀。

以東南亞市場爲例,通過在運營商渠道的投入,以及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中高端產品的佈局。 榮耀2024年東南亞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9670萬部,同比增長11%,結束了連續兩年的下滑態勢。

但是在該市場的印尼、泰國、菲律賓三個地區,未深度佈局的榮耀,2024年第四季度尚未進入前五大手機廠商的主流序列。國內市場份額失守,海外市場分佈不均,榮耀想要坐上國產手機五大品牌的桌子,面臨的形勢可能可能比2020年分家時更難。

03 榮耀能否再現微笑曲線

"過去是收市場,現在是搶市場,形勢完全不一樣了。"對於榮耀手機能否重回中國市場第一,有手機經銷商感慨:"現在國產手機品牌還能打仗的就倆了,一個小米,一個華爲,能打的核心是自成生態的產品線。小米贏在造車,華爲贏在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統。"

這個分析對於現在的手機市場格局來說,有一定道理。在造車對於品牌形象的拉動下,小米手機在高端市場站穩。華爲在發佈鴻蒙系統後,更是自成一派。剩下的就是vivo、oppo、榮耀和蘋果的競爭了,vivo和oppo走的是影像和線下渠道下沉的路線。

只有榮耀尚在找出路,上一次榮耀重啓找的是成爲華爲替身,眼下榮耀的出路會是什麼?從新CEO首次亮相的發佈會主題來看,或許是走AI路線,比如在DeepSeek走紅後,榮耀便率先宣佈接入DeepSeek。

更早一些時候,去年榮耀Magic7系列手機的發佈會現場,前任CEO趙明更是現場演示瞭如何"一句話點咖啡",通過語音指令使用YOYO智能體爲自己點咖啡,隨後成爲發佈會熱議的營銷梗。

但是AI戰略並沒有撐起銷量,有市場數據預測,該款旗艦機型首銷相比上一代增長300%,然而後續總銷量未達到百萬數量級,低於同期發佈的小米、華爲、vivo等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型。

同時,也有消息稱打造MagicOS的開發部長盧海生將變動。尚未成熟的AI手機難以帶來確定性的增長,而在確定性的國補市場紅利方面,榮耀反倒沒吃到多少增量。

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國補覆蓋3C數碼品類的政策下,1月20日至26日當週,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近65%,達到950多萬部。在整個1月份,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17.6%,達到近2900萬部。

其中,華爲、vivo和小米三大品牌位居銷量前三,合計佔總銷售額的近53.8%,吃到最大的國補市場紅利。這也意味着1月份中國市場份額爲Other的榮耀,丟掉了國補覆蓋手機品類的第一個市場增長紅利。

對2025年而言,Counterpoint 預計第一季度的補貼將爲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帶來2到3個百分點的額外年增長率。能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吃到國補的市場紅利,也決定了榮耀能否守住市場份額。

前任CEO趙明離職時,在榮耀內部的家園告別信中寫道:"家園上的一些帖子寫得很好,對公司現狀和戰略提出了意見和批評,非常中肯,這是公司的希望和寶貴財富。公司4年成長需要系統性解決一些問題,很遺憾不能帶領大家一起變革了。"

從趙明手中接過榮耀,面對當下在中國地區消失的市場份額,榮耀的新掌門或許也需要重走"趙明"路,來一場2025年的重啓時刻,走出屬於自己的"微笑曲線"增長。或許更迫切一些,來一場V型反轉,纔是真正的榮耀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