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一位信得過的醫生
圖/沈璐
【海棠春/摘自上海譯文出版社《病人家屬,請來一下》一書,本刊節選】
正確認識醫生的侷限性
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一些醫生的行爲有些「變形」,我下面要說的就是其中一種。
我見過一名醫生,最近某個腫瘤輔助治療藥物正在進行臨牀試驗,他參與管理了這項工作,於是他會勸說一個本來能夠做手術的病人去參與這項試驗,並且誇大手術風險。還有一些準備退休的外科醫生,他們不好意思說這個手術自己不會做,爲了順利退休,會傾向於選擇保守的治療方案,讓一些有機會透過高風險手術獲得治癒的病人選擇化療或放療。我甚至還見過一些知名的醫生,他們每天的職責不是做手術,而是去各地講課,雖然名氣很大,但是自己並不擅長做手術,因此只要遇到能不做手術的病人,他們都會建議病人選擇保守的治療方案。相反,也有一些醫生可能因爲需要做手術的病人實在太多,做不過來,就讓病人繼續觀察。這就是立場帶來的選擇差異。
我曾幫助過一位病人的家屬,他先在一家非常有名的醫院諮詢,準備給他母親做放療,但是放療科醫生對他母親說:「你做放療八成會造成血管撕裂而大出血死亡。」他母親被嚇到了,對他說:「我不治了。」這位醫生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讓這位病人去另一家非常有名的醫院做搭橋手術,先把這部分血管避讓開。那家醫院的主治醫生表示,從來沒見過有人爲了規避一個也許只有10%風險的治療方案,而選擇有30%風險的開胸手術。這位家屬找我做諮詢,我幫他介紹了一位靠譜的醫生。靠譜的醫生講明風險後,爲病人做了放療。現在病人一切安好,腫瘤大面積縮小,也許下一步就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了。
有時候,醫生並不一定比你懂得更多,他只是在這個領域裡看過更多的案例。在大多數時間,一位醫生確實是專業的,但並不是任何醫生在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醫生一樣會犯錯。因此,作爲家屬,確實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醫生,看看他是否值得病人託付生命和健康。
細節說了算
我的一位老師跟我講過,做外科醫生,看片子的水準一定要比放射科醫生的強。但凡看病,他每次都會以身作則,先不看檢查報告,而是自己看片子,看完片子纔給病人分析病情,之後再拿出病人的檢查報告做對照,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遺漏的地方。每次病人看到他用記號筆小心翼翼地在片子上把所有結節一一標註清楚,並且和前一次拍的片子進行對比的時候,總是對他無比敬佩和尊敬。假設我是病人,我也會認爲這位醫生非常專業,有兩把刷子。
還有一次,這位老師在看一位患有肺結節的病人的片子時,突然皺了皺眉頭,問病人:「你的食管以前是不是還得過別的病?」病人大吃一驚說:「是啊,您怎麼知道?我以前有食管憩室。報告上沒有寫我得過這種病,其他醫生也沒說過,您能從片子上看出來,是嗎?」當時我就看到病人的眼裡開始泛着信任的光芒了。
老師慢悠悠地講:「不止得過這種病,您以前是不是還切過膽囊?」病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爲他發現,這位醫生並不像其他醫生那樣,只看結節,而是把病人當作一個整體去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治療。
這位老師不只能看出病人以往的病情,要決定做手術的時間時,還會問病人近期有沒有什麼安排,如果有,他會錯開病人的安排,擇期進行手術。得過癌症的年輕女性來複查時,老師會非常仔細地詢問她近期是否有要孩子的計劃,一方面是怕CT的輻射影響懷孕,另一方面,就診氛圍也能活躍起來,病人的心情也會放鬆很多。
醫生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病人的心,病人只有感受到醫生是關心他的,纔敢把自己的健康放心地交給醫生來負責。
中國式看病的煩惱
作爲一位醫生,我最常遇到的就是十幾年不聯繫的同學加我微信,然後讓我幫他掛號,也不管我是什麼科的醫生。
記得我剛畢業時,一位朋友着急忙慌地託我給他家人看病,讓我趕緊安排,要求馬上就住院。他家人的病恰好是肺癌這個領域的,不過我一看就不能做手術,於是前前後後地安排起來。一上午從內科、放療科,一直跑到介入科、病理科,還諮詢了我們胸外科的主任,把所有特需掛號費在400元以上的醫生都找了個遍。我還給內科的住院總管買了杯奶茶,讓她幫我給那位朋友的家人在明天留張牀。晚上,我回復朋友:「你家人的這種情況,要先化療,然後再…」他表示:「哦,好的。」第二天我問他:「怎麼樣了,你的家人什麼時候過來?」結果他慢悠悠地說:「哦,那個人啊,他是我家一個親戚,他自己去你們醫院旁邊的××醫院花1500元買了個黃牛號,那邊的醫生也說是不能手術,先化療,他好像更想在那家醫院治療。多謝了啊,哥們兒,改天請你吃飯!」
上學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張住院單上都有「慕名」兩個字,我非常好奇,問管理病房牀位的師兄:「師兄,住院單上寫着『慕名』兩個字的病人,是不是就是沒什麼關係的…」師兄點點頭。我又問:「那沒關係的病人是不是會吃點虧?」師兄說:「那怎麼可能。有關係的病人和沒關係的病人,在咱們這兒真的沒什麼區別。有關係的我們反而還要更小心一點,因爲他們覺得自己是託關係進來的,譜可大了。」
我的觀點是,看病彆着急找關係,先想一想怎麼找到對的醫生。在明確要去哪幾家醫院、看哪幾位醫生之後,再想一想是否能找到其中的某位醫生。
比如,你瞭解到治療腸癌最好的是A醫院的孫醫生和B醫院的王醫生,這兩位醫生你都接觸過,人品、態度各方面都非常不錯,但是孫醫生是你母親的高中同學,與你母親有幾十年的交情,那不用說,孫醫生肯定是更好的選擇。這樣的順序纔是合理的。
如果有人把順序反過來,可能就會碰到這樣的場景:一個人要做甲狀腺癌手術,找了父親的老同學─一位快70歲的老專家。看起來,這麼大歲數的專家似乎很靠譜,但其實這位老專家已經10多年不做手術了,現在是被醫院返聘到門診坐診,門診會將收治的病人交給病房的另一位醫生來做手術,而這位醫生具體是誰,你並不知道。
因此,看病之前,首先需要明確的還是醫院和醫生,當認準了一些醫生之後,再爭取透過關係來拉拉「人情」。但是這個「人情」,對醫療過程來說,其實並不是至關重要的。手術時切得乾淨不乾淨,治療效果好不好,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你:沒有一位醫生在治療病人時不是竭盡全力的,他沒有必要,也根本不敢降低標準。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讀者雜誌》2024年12月號】
圖/讀者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