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樓上樓下互開震樓器鬥氣擾民 律師指銷售使用皆違法

上海樓上樓下互開震樓器鬥氣擾民,律師指銷售使用皆違法。(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微信公衆號29日報導,上海近來「流行」因樓上「製造」雜訊,樓下居民買來「震樓器」反擊,深夜整幢樓都被震醒,更有甚者,樓上樓下鬥氣,彼此不甘示弱,各買「震樓器」隔着樓板對轟,殃及一衆無辜鄰居。律師表示,依大陸法律,銷售、使用皆違法。

《新民晚報》報導,上海虹口區秀苑社區陳姓居民一年來所在大樓居民幾乎每天心驚肉跳,一到深夜大家就被震樓器「咚……咚……咚」陣陣敲擊聲驚醒。

震樓器類似一種小型振動馬達,通過接觸樓板或者牆壁,把晃動無衰減地傳到樓上或牆壁對面,併發出較大雜訊,甚至會蔓延到整幢樓。家住四樓的陳女士指出,去年11月,1樓居民挨家挨戶敲門「打招呼」,稱他家深受2樓雜訊折磨,之後會使用「震樓器」回擊。

由此,噩夢開始。陳女士講,整幢樓總高六層,每層樓四戶人家,大多是上了年紀老人。一到晚上11時許,幾乎整棟樓都能聽到類似踩縫紉機似的低頻聲,富有節奏且不間斷鳴響。

《新民晚報》報導,秀苑居委會坦言,老房樓板隔音效果差,1樓居民對樓上鄰居老是發出聲響不滿,於是用震樓器「以噪制噪」。2樓居民也採取過一定降噪措施,後來索性把房子賣了搬離,但矛盾並未解決。一樓居民一直閉門不見,更不肯承認晚上敲牆。類似情況在上海並非個案。

《新民晚報》報導,不少大陸電商平臺搜索「震樓器」並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但只要調整一下搜索關鍵字,就會跳出不少類似產品,價格在20元(人民幣,下同)至300多元不等,最熱銷的一款銷量近2000個。很多商家規避了「震樓」「雜訊」等關鍵字眼,有的甚至打上了「鄰里友好神器」字樣。

上海市匯業律師事務所趙秋槿律師表示,震樓器的銷售行爲屬於違法。去年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法院相鄰權糾紛案結案後,法院建議電商平臺依法整治通過網路銷售震樓器的行爲。法院發出司法建議指出:

對於出售以非法制造雜訊爲目的震樓器等設備的網路店鋪採取清理、警示、下架、關停等措施;遮罩「震樓」「自家不太吵」「反擊」等關鍵字;對於有隱性震樓器用途的藍牙共振音箱,規範網路店鋪經營活動,禁止使用暗示、誘導消費者用於非法制造雜訊的廣告語等。

此外,使用「震樓器」依據大陸《民法典》相關規定,已違背了公序良俗,侵犯了其他鄰居的相鄰權。

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梅穎達律師認爲,通過震樓器這樣「以噪制噪」方式解決問題並不可取,民衆可通過現在上海市推行的「三所聯動」等方式妥善有效地化解矛盾,必要時可循法律途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