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美國主導新一輪東西對抗(陳建維)

(新華社)

自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9月14日通過《臺灣政策法》初審後,美國衆議院也在29日提出衆院版法案。雖然各版本後續仍參、衆兩院院會通過纔再送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最終是否通過、拜登簽署與否尚在未定之天,但已經掀起各方廣泛關注,也再度引發美、中之間最敏感的國家核心利益及國際霸權角力問題。

此次《臺灣政策法》的修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當大家聚焦在這是否代表美國對臺政策產生根本性變動時,該法案也特別指出「此法不應被理解爲美國恢復跟臺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也不代表美國政府改變對臺灣國際地位的立場」。白宮發言人則不對法案內容多作評論,僅表示行政部門持續加深與臺灣的往來與支持。

自俄烏之戰爆發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雖未直接派兵進入烏克蘭協防作戰,但透過各種外交、經濟、軍事援助等手段支持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其中尤以各項經濟制裁最爲直接,但這段期間我們看到的是俄羅斯工業總產值雖出現下降,但降幅遠不如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而進出口產品受限卻也對其傷害不深,反而向來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進口的歐洲國家開始面臨天然氣供應不足、能源價格暴漲導致急遽通貨膨脹的嚴峻問題。

據德國黑森—圖林根州立銀行的報告指出,西方對俄製裁可說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原因當然與一向和俄羅斯交好的中國有極大關係,在各國制裁俄羅斯之際,中國卻反而能以較優惠價格取得俄羅斯資源、持續推進新建中俄天然氣管道,其他貿易亦是如此。各國明面上喊話中國,望其能扮演戰爭調停角色,卻私底下早視中俄仍爲同一陣營,此次《臺灣政策法》正是以美國爲首,拉北約涉入中國對臺問題,從大戰略來看,美國已在形塑新一輪的東(中、俄)西(北約)陣營對抗態勢。

美國總統拜登於9月18日接受媒體專訪中針對主持人提問美軍是否會協防颱灣,他回以「如果(中國)真的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的攻擊的話,是的」。但隔天白宮發言人則再度澄清「對臺關係沒有改變」。

這是拜登上任後第4次針對美軍是否會協防颱灣做出發言,但綜觀這幾次發言,拜登及白宮發言人實際上都仍強調「一中政策」。而所謂臺灣遭受攻擊,美國亦未談及「遭受攻擊的前提」,亦即挑起臺海戰事的「原因」或是「誰在改變現狀」。可視爲對美國而言,對臺戰略是中、美乃至於東、西陣營角力的重要因子,但寧可「說破不戳破」,用模糊空間取得其最大利益。有鑑於此,臺灣更應精準判斷箇中情勢,才能爭取到自身最大空間。

(作者爲臺北市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