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兩岸政治考量扼殺人道考量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圖/記者林敬旻攝)

邵宗海政治大學中山所教授兼所長、文化大學教授社科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抱持「只寫我相信而且有佐證的事實」理念寫作。

針對陸配子女來臺政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2日下午突然宣佈,撤回前一天陸委會提出的陸籍子女來臺的政策。陳時中在談及撤案原因時,表示以保護國民角度調整,並與陸委會主委討論後,宣佈撤回陸委會已經公佈所有相關陸配子女回臺措施不具我國國籍的陸配子女,目前仍滯留在中港澳者,將不會同意他們入境

人道考量被轉彎

早先,這項政策是由陸委會處長蔡志儒在2月11日下午2時,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宣佈,特別說明:基於家庭團聚及人道考量,由國人陸配所生、但其現在僅有「中國大陸國籍」的子女,可准予其入境,但入境後須居家檢疫14天。

理論上,陸委會採取了這樣一個應急的處理措施,來讓他們可以前來臺灣接受親情的照顧,這樣的政策考量,當然是呈顯出政府除了政治方面,還有人道考量的層面

不過,這項新制公佈後即引發爭議,有大批網友涌入陸委會官方臉書留言批評,就連民進黨中央及部分民進黨立委的臉書社羣專頁也被「洗版」,可說是充塞了批判的聲音,於是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才親自出馬,在晚上7時重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強調不是「開放探親」,而是「基於人道」,對原本長期居住臺灣,目前因故滯留大陸之陸配子女,是不允許回臺,但有例外情況,即若未成年,且父母皆在臺灣者(稍後的新聞稿補充),則可專案申請回臺。

本來這樣的補充說明,可以釐清最早宣佈時的模糊之處。不過,這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政策宣佈的對象,是大陸人士,包括了「目前因故滯留在中國大陸之陸配未成年子女」,這與「國人與陸配所生的子女,原本即具有臺灣合法居留身分,並且已經與父母在臺灣共同居住生活、就學多年,過年期間隨同父母到中國大陸探親,因停航滯留者」,是有所不同的。

其實,我們國人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政府對於陸配所生的子女,那使已經成年,他們只要在臺灣居住過,並領有身分證居留證,他們在兩岸之間的來去,是從來沒有受到限制,即使在這段疫情期間,也是與一般臺灣民衆一樣,從大陸回來,就算是沒有被病毒感染,也是要受到居家檢疫14天的要求。

但是這中間沒有說得很清楚的,就是所謂「陸配所生的子女」,是否陸配前段婚姻的「未成年子女」,或是與臺灣配偶在大陸生下的「未成年子女」,他們可能已具有「中國大陸國籍」,即使曾在臺灣生活過,但也可能沒有領過臺灣國民身分證,這纔是一些反對陸委會開放他們返臺的主因所在,也是陳時中以「保護國民的角度來調整」的基礎來調整的主因。

少一些政治考量

可是這些類別的陸配「未成年子女」,若在大陸確實沒有親人可來照顧他們,在這般疫情猖狂時期,若能回到自己父親或母親身邊受到照顧,這也是一種普世價值,不應該受到對中國大陸不滿的情緒所框住,進而對陸委會的人道馳援措施也全盤否定。況且,這些類別的陸配的「未成年子女」,人數並不是很多,若有來臺影響層面也不會很大。

這項本具有強烈「人道意義」的措施最後是被推翻了,倒是讓作者聯想起在武漢尚有900多名的臺商臺胞、及在那求學的臺生,仍然滯留在原地苦等着第二批的包機載回他們到臺灣。

作者看到陳時中是以「保護國民的角度來調整」的基礎來撤回陸委會提出的陸籍子女來臺的政策,顯見仍拘泥於兩岸仍是「兩國論」的定位,但武漢包機要載回來的,卻全是我們的國人。可否請陳部長,重視臺胞能夠安全歸來,與對岸之爭,就少一些政治上或面子上的力爭

熱門推薦》

►徐正文賤譽滿溢尤勝挾持人質的政治算計

►如何避免疫情海嘯滅頂? 數位轉型助老闆渡難關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刊自《中國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