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習近平的兩岸和平之球

旺報社評

時隔9年「馬習二會」終於實現,習近平進入第3任期,權力達到高峰,馬英九卸任8年,已無任何實權。這場不對稱權力關係下的政治對話,應放在過去4年臺海兵兇戰危,及2024大選賴清德僅獲得40%選票,兩結構性因素下觀察。臺灣大選證明60%民意支持兩岸和平,習近平乃透過「馬習二會」對臺灣多數民意拋出「和平之球」,對決民進黨與美國「武裝臺灣」的意圖。

關鍵字是青年與交流

正如馬英九自己所說,他卸任總統已8年,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一己之力推動兩岸交流」。他這次訪問大陸和去年一樣,只帶「大九學堂」青年學子同行,一行人蔘訪了廣東、陝西與北京等具文化歷史意義的景點,及大陸知名國際級企業,出席祭黃帝陵大典,還訪問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讓兩岸學子進行交流。馬英九的關鍵字是「青年」、「交流」。

兩岸官方溝通管道不通,民間交流亦障礙重重,團客赴大陸旅遊大門即將關閉;但是另一方面,民間自發性的來往、尤其是年輕世代間透過自由行或是其他方式進行的交流,正在悄悄增加。知名網紅鐘明軒就獨自到大陸旅遊,所拍攝的《一個人去大陸》影片說出「很喜歡這個地方(指北京、上海)」,引起許多關注與討論。

在臺灣媒體及親綠政治人物誤導下,許多人認爲大陸仍是一個貧窮落後、專制不自由、民不聊生的社會,實際上臺灣的硬體建設早已落後大陸,不要說一線城市,甚至大陸的二、三線城市的面貌和生活便捷性都領先臺灣,網路上早已出現羨慕大陸發展和機會更多的言論。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葉家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這次馬英九的大陸行,參訪代表科技經濟的深圳、象徵歷史文化的西安,以及富有政治意涵的北京,這些面向具體而微地呈現了大陸對臺灣年輕世代的吸引力。

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衡量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2010年臺灣和大陸的大學畢業生起薪比3.7:1,臺灣大約是大陸的4倍,但4年後就來到1.34:1,接近1:1。換言之,從10年前開始,兩岸年輕人的起薪就幾無差距,遑論大陸市場比臺灣大57倍,工作機會年增100萬個,還是一個全球競爭的大舞臺,對願意接受挑戰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吸引力」。

賴清德應接下橄欖枝

3月間有位網友在PTT上貼文表示,認識多位「00後」(指2000年出生)的年輕人去大陸旅遊後,都認爲對岸大城市有3大優勢:「先進的建設」、「穩定的加薪幅度」和「便宜的物價」,因而改變對大陸的看法,這位網友呼籲年輕人不要再「看不起大陸」。

兩岸之間另一個轉折點,也發生在大約10年前。不少大陸「80後」、「90後」談到成長過程,總少不了追臺灣戲劇和綜藝節目的回憶,從2009年後開始出現轉變,大陸播映的臺劇逐年下滑,陸劇則在臺灣崛起。根據《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2020年陸劇播映時數與佔比,首次超越臺灣本土劇,更早就超越韓劇和日劇,成爲播映時數最長的劇種。蘇貞昌在參選新北市長時,還曾引用《延禧攻略》裡的人物談選舉,可見陸劇穿透的程度。

一個地方是好是壞,言人人殊,不論兩岸年輕人對彼此是持有正面或是負面的觀點,「眼見爲憑」是重點。因此,面對不同的、特別是負評較多的人,無須激辯、更不必急着說服對方,所謂「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只要鼓勵兩岸年輕人更多交流,互相多到對岸去看看,打開心胸、放寬眼界,透過自己親身的體驗,實際瞭解對方,就有機會放下成見、真實且公平的認識彼此,這正是兩岸最需要的。

「馬習二會」最重要的意義在「和平」與「交流」,在臺灣選舉文化與中美大國競爭羈絆下,兩岸政治問題一時難解,但只要民間交流大門打開,臺海和平就容易維繫。習近平透過「馬習會」拋出的和平之球,盼賴清德與他的團隊看得到、願意接、接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