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疫後臺商需做的功課
旺報社評
隨着疫苗施打日漸普及,疫情威脅似已逐漸散去,展望經濟情勢繼續看好。世界銀行發佈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預測從原本4%大幅上調至5.6%,創下近半世紀以來最高增長水準,大陸成長預估8.5%,高居主要經濟體首位。《金融時報》及《紐約時報》等國際知名媒體都指出,中國大陸經濟的韌性與潛力,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表現最亮眼的是出口,自去年6月擺脫負成長後一路飆升,特別是今年2月創下154.9%的驚人成長率,其中固然有低基期因素,但境外景氣一旦回升,供應能夠立刻跟上,表現讓人驚豔。近期因基期較高,成長趨緩,但5月成長率仍高達27.9%,出口表現爲大陸經濟韌性做了完美的詮釋。隨着封鎖措施漸次解除、人流活動逐漸熱絡,原本受到嚴重壓抑的內需消費與服務業市場,也開始出現落底反彈現象。
今年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達18.3%,消費貢獻達63.4%,不僅連3季彈升,更較去年第四季39.6%的貢獻率大幅增加23.8%。淨出口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則是從去年第四季22.1%,滑落至12.2%。一來一往之間,恰好坐實內需消費正在擡頭的臆測。這股勢頭有多強勁?從今年五一長假的觀光旅遊熱潮,可一窺端倪。
根據大陸文化及旅遊部統計,在五一長假期間,境內旅遊就高達2.3億人次,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119.7%,甚至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還增加3.2%。此外,大陸知名旅遊網攜程數據亦顯示,五一長假期間,該網站總訂單量年增約2.7倍,對比2019年同期,增長幅度亦超過3成。更不用說,大陸境內機票、火車票及酒店等預訂指標,幾乎都呈現人潮爆滿狀態,電影票房也刷新多項紀錄。可見疫後大陸內需市場的潛力與商機,正在加速釋放,不只重新奪回經濟主導權,也充分展現出大陸經濟韌性的另外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內需重新崛起的過程中,本質及內容都出現很大的變化,並非只是依循過去傳統模式與套路,把內需的餅做大而已。比如結合數位科技的電商平臺、網路軟體、直播網站等新興消費型態,逐漸取代線下或實體店面的營運模式,成爲大陸內需市場的新一波主流。而將目標鎖定在有錢人的高端醫療、旅遊、金融等服務型消費型態,則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成功攫取富有階層的目光,並讓消費品質大舉提升。
服務型消費型態成主流
《天下》雜誌剛公佈的最新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指出,2020年兩岸三地賺最多(稅後純益最高)的前十大企業,除了第8名的臺積電是屬於外銷爲主的製造業外,其餘9名如工商銀行、騰訊及阿里巴巴等,都是以強調服務型消費著稱的金融業者與網路巨頭,也與大陸內需市場高度相關。而旗下擁有大陸最大娛樂平臺YY直播與知名遊戲平臺虎牙直播這兩大產品的歡聚集團,則是奪下兩岸三地最會賺錢(獲利率最高)與每股盈餘最高的雙冠寶座。
大陸內需市場重新崛起過程中,不只消費型態在改變,營運與獲利模式也跟着在快速變遷。特別是近年來在政策推力與市場拉力兩股力量共同作用下,大陸內需市場可用翻天覆地加以形容。光以零售市場來說,大陸不僅連續8年蟬聯全球最大網路零售市場寶座,2020年實體商品線上零售額更是逼近10兆人民幣,佔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比重則是高達1/4,這都是過去不曾見到的光景。而這些變化,無疑都會爲未來大陸內需市場,帶來更多、更大與更新的商機。
這應該給臺商一些啓發,若想持續深耕大陸內需市場,必得迎上這股浪潮,調整與修正一些不合時宜的營運模式。甚至應該積極切入藍海市場,利用既有優勢與經驗,開拓一條與過去不同的道路。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尤其是打算長期在大陸經營的臺商,更需要有這樣的認知。不能再用傳統的舊思維來看待疫後大陸內需市場的新商機,而須與時俱進,確切掌握最新脈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大陸市場存活下來。這也是處於當前兩岸艱困時刻的臺商,需要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