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股市!證監會明確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提出要更大力度促進股市健康發展。
3月6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談及資本市場未來改革方向時,也提到將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增強投融資發展協同性,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
吳清還就兩會期間資本市場熱議話題進行了迴應,表態將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推動多項長期資金入市舉措落地。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一系列政策落地,將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增強市場活力、保護投資者權益並推動高質量發展,爲資本市場注入長期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說,中長期資金入市是一項需要多方協作、統籌推進的系統性工程,不僅要敞開入口,讓資金走進來,更需要立足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全局,着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配套政策,讓長期資金“留得住”、"發展好",實現中長期資金保值增值、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
加大力度支持股市
“自去年新‘國九條’實施以來,證監會制定修訂了50多項制度規則,形成了‘1+N’政策體系,系統性重塑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的、深刻的變化。” 吳清稱,下一步,證監會將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爲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築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
吳清續稱,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二是要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三是要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四是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
具體來看,包括增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推動形成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等關鍵少數有效制衡的機制;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推動出臺背信罪司法解釋、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等,加快修訂證券公司監管條例;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穩步擴大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境外上市備案制度,拓展跨境互聯互通等。
“四大核心舉措,旨在增強市場活力、保護投資者權益並推動高質量發展,爲資本市場注入長期信心。”西南證券認爲,預期隨着相關舉措的逐步落地,資本市場的包容性與協同性將明顯增強,上市公司將更加註重股東回報能力,中小投資者與大股東、實控人的制衡機制將進一步完善。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有望將加速入市,A股活力有望提升。同時,通過“強監管”與“促開放”雙輪驅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基將進一步築牢,更好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
“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不僅使AI行業深受震撼,也讓世界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帶動了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吳清說,證監會將不斷完善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體系。
具體措施上,將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抓緊完善“併購六條”配套機制,在估值定價、審覈流程、支付工具等方面進一步打通堵點。
同時,將不斷完善私募和創投基金監管制度規則,圍繞優化退出“反向掛鉤”政策、支持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和併購基金髮展等,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並與有關方面共同推動完善考覈容錯等機制,支持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吳清還提到,將加大支持科創的金融產品供給,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僅只有上市一條路,債券、可轉債、優先股等都可以有所作爲。將持續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進一步完善科創債發行註冊流程,穩步發展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爲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
財信證券分析,國有企業是目前科創債券的發行主力,這與債券融資的信用屬性特徵相符,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在債券融資市場表現仍有提升空間。下一步,要結合我國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進一步創新科創債券融資品種,爲中小科創企業提供靈活多樣、高效率、風險與成本相匹配的債券融資選擇。
爲持續培育新動能,今年還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快孵化更多的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同時,央行將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同時加大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再貸款規模擴大到8000億元至1萬億元。
德邦證券研究所所長程強認爲,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加速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多項長期資金入市舉措將落地
吳清介紹,去年9月以來,各類中長期資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從14.6萬億元增長到17.8萬億元,增幅達22%。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A股市場淨買入約2900億元;權益類基金規模從6.3萬億元增長到7.7萬億元,佔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從20%提高到24%。
吳清說,未來將會同各部門進一步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財政部、人社部等部門正在積極推進長期資金的考覈政策文件的修訂,目前已徵求下發公司的意見建議。證監會在即將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3年期以上的長週期考覈制度,引導長期價值投資。同時,積極推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階段降低綜合費率,預計每年爲投資者節省超過450億元成本,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更爲緊密。
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認爲,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角度看,長線資金有助於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提高實體企業治理能力,這些資金通常不需要在短期內面對大額意外兌付壓力,具備長期屬性和投資耐心,更有能力和意願投向週期偏長、回報短期面臨不確定的創新行爲,有利於進一步支持創新企業,助力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其實表示,隨着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未來市場將會有更多適合中長期投資的產品和工具供給,比如指數化產品、基礎設施REITs、綠色債券等。與此同時,也期待着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投資價值持續提升,爲穩定中長期資金髮展信心提供更加基礎、有力的支撐。
值班編輯: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