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繼承之戰」是論述之爭(周天瑋)
《繼承之戰》中傑瑞米史壯(左起)、基倫克金、布萊恩考克斯、莎拉史努克與亞倫盧克,表面是一家人但各懷算盤。(取材自HBO官網)
在美國備受關注並且收視率極高、得過金球獎和艾美獎的《繼承之戰》電視連續劇,5月底播出完結篇,引起廣泛的討論。全劇描述洛伊家族所掌控的傳媒娛樂集團的繼承之爭,父親婁根年邁,3個孩子各顯神通,爭取接班。結局逆襲眼球,跌破眼鏡。對於這部黑色喜劇,應該如何看待?一是,先看藝術成就;二是,專注於故事主線,也就是企業王國繼承;三是,去認識到編劇所透露的種種偏見和政治脈絡。
《繼承之戰》的藝術成就極爲突出,預料今年還會奪得大獎數座。人物刻畫、劇情寫作和拍攝手法,每一集都能推陳出新,且在亂局中抽絲剝繭,開出章法,真是匠心獨運。可最後兩集的轉折和收尾,大筆一揮,以論述爲劇情,說服力不足。
至於說到故事主線,首先必須側重描寫魅力型創業家的自戀和自負,絕對一百個放不下一切可以和不可以濫用的權力。婁根完全如此,他一面培養子女,但不時過於負面打擊,導致家族愛恨交織且人格解體。《繼承之戰》的面相豐富,影射着梅鐸家族的新聞集團,以及維亞康姆和CBS集團的前主席雷史東,而在劇作概念上又深受莎士比亞的悲劇《李爾王》所影響。但故事原型除去暴力部分,也令人聯想到唐朝的李淵和李世民。
李世民親歷兩大繼承悲劇。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爲了自保,殺死了兄弟,逼迫父皇李淵立他爲繼承人,做了唐太宗。無獨有偶,唐太宗後來自己的嫡長子李承幹本來已經立爲太子,也因爲起兵謀反,打算殺弟逼父,結果被廢,遭到流放。
李世民的兩段故事,側面說明了一個一般人忽略的歷史事實。中國曆代,嫡長子繼承的比例極低。例如兩漢只有4個皇帝是嫡長子出身,高、文、武三帝都不是。清朝12位皇帝之中,只有道光是嫡長子,康、雍、乾等也都不是。
《繼承之戰》的婁根,不但無意立長子,並且屢次向不同的子女給予承諾,於是3個子女陷入長達4個季度的鬥爭,一直鬥到最後一刻,次子肯道爾被逼急了,喊出自己最年長,表明自己最有資格,結果當然遭到弟妹打臉。這個慘烈的繼承故事,處處儆醒極限思維,而唯一的解決之道,似乎只有走向專業經理人制。民主政治作爲解方的性質類似,選戰崛起是處理內鬥和樹立繼承正當性的不二法門。可反觀臺灣,國民黨自陷於儒家矯飾文化,竟然還在搞「被動」參選!難怪大陸人多認爲它永遠鬥不過共產黨。
最後談到斧鑿斑斑的論述偏見。本劇製片和編劇的立場偏左,隱含政治正確,將保守主義做幼稚包裝。劇情自始至終誇張醜化媒體家族,本來無妨,可從左派出發,自然以右派爲對象,因此福斯新聞備受影射,且被赤裸裸地抹黑。問題在於美國主流媒體其實是掌握在左派的手上,本身也不是聖人,外界調查證實它摒棄了法治與報導原則,併爲武器化做掩護,然而本劇看不出絲毫反思。
這個劇本可以說反映了普立茲獎和好萊塢的相互呼應,這是當前美國政治文化的一大症結,水門案所形成的虛無主義只會愈來愈嚴重。
(作者爲美國法學博士、加州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