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又扯阿共的陰謀(崔慈悌)

臺灣近期多項農漁產品遭大陸暫停輸入。(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中國大陸近日接連暫停我國水產品、酒類、飲料等產品進口,從蔡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到農委會,除了譴責對岸「突襲」、違反WTO規範外,能做的就只有動員學校、國軍多多消費,眼看着被禁的項目愈來愈多,政府卻是束手無策。

爲了害怕成爲農漁民的「衆矢之的」,蔡政府的口徑一致,把所有問題都歸罪到「阿共仔的陰謀」,蔡英文炮轟對岸「再次以突襲方式,讓臺灣水產品出口到中國受到阻礙」。蘇貞昌則指控大陸違背WTO的規範作業,「就是刻意要用這一種政治手段、行政干預來妨害自由貿易」、「他本來就希望我們亂」。但這真的是對岸的突襲嗎?

這些被暫停進口的產品,當初是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名義銷往大陸,從2010年馬政府時代簽訂至今已12年,當年蔡英文痛批ECFA是「糖衣毒藥」,執政後也未再針對這些項目透過WTO雙邊會談管道進行洽談,卻仍繼續收割。

爲提高境內進口食品的安全性,大陸方面早在2020年11月16日就向WTO各會員國通報食品登記新制,各國也陸續向中國政府進行徵詢、交涉,瞭解如何協助本地業者銷往大陸的產品能符合新制規範。日本農林水產省就據此在2021年4月18日啓動「2020年農林水產品食品設施認定申請」,在專屬官網公佈大陸的新規定,提供相關業者重新登錄,並輔導農漁民按規定進行註冊,事實也證明,日本方面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反觀我國,衛福部食藥署去年10月15日雖有公告,農委會也表示會協助重新登錄、註冊,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業者和農漁民都表示,根本未接到政府方面的任何輔導和協助,一切全靠自己。

既然衛福部1年多前就知道要公告,這1年多來政府究竟做了什麼?有像其他WTO會員國一樣向對岸徵詢、交涉?有輔導業者和農漁民如何按照對岸的新規登錄、註冊?還是有拓展市場,讓這些農漁產品和食品先行分散出口到其他國家?

去年3月大陸以蟲害爲由,暫停臺灣鳳梨等水果進口,當時政府一方面譴責對岸政治操作,揚言要向WTO申訴,一方面透過國防部鼓勵國軍所屬伙食團踊躍購買;今年6月大陸宣佈禁止臺灣石斑魚進口,政府的作法仍舊相同,只是多了讓學校「班班有石斑」;這次被禁的是酒類,難道還能鼓勵國軍和學生多喝酒嗎?

爲了印證「抗中保臺」的口號,對於我產品遭對岸暫停進口,蔡政府過去一貫的因應之道就是譴責對岸政治操作,這次九合一選舉,「抗中牌」徹底失靈,顯然民衆也已看清,光靠口號無法解決問題,如果蔡政府再拿不出保障國內產業和農漁民的具體對策,就等着2024年被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