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主張和平也抹紅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學者發出聯合聲明,指臺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遭壓縮,呼籲政府懸崖勒馬。(本報資料照片)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26日發表聲明,指出賴總統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臺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遭到壓縮,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已降臨臺灣上空,並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這75位學者勇氣可佳,因爲發言後,各種抹紅抹黑接踵而來,其一是被全面起底,稱與藍營有關係,或曾挺大陸;其二是被指控先前臺灣人涉大陸國安案件時,不見他們發聲。說穿了,就是以出身把人分類,你家人是藍的,所以你必定親中,這本身就是歧視。
如同連署學者黃德北的迴應,他長期關注弱勢人權,鴻海富士康2010年員工連環跳樓時,他當時就站出來替富士康員工發聲。今天指責他們的這些人,當年又在哪裡?
民進黨主張廢死,卻可硬生生拆散陸配亞亞的家庭,讓3個小孩與母親分離,綠營眼中的人道,顯然會因不同羣體而有不同標準。
眼看亞亞的言論離「積極鼓吹武統」仍有距離,也無帶來急迫性危險,近日又出現一種新說法,稱驅逐亞亞是因一旦兩岸交戰,她可能成爲中共的內應,因此着眼於未來的安全,必須處罰她。試問,那些從不發表政治言論的陸配,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效忠大陸?再說,我認定你未來會殺人,所以現在必須先把你關起來,這有道理嗎?
說武統不行,現在連主張反戰、和平、要求言論自由都要被戴上「投降主義」、「中共同路人」的帽子。雖然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指出,亞亞只是在臺陸配中極少數個案,希望不要因此對陸配產生歧視。但活生生的歧視、雙重標準正成爲政府的執法新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