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具破壞性的規定之一”——歐美業界“差評”美國芯片出口新規

新華社華盛頓/布魯塞爾1月17日電 題:“史上最具破壞性的規定之一”——歐美業界“差評”美國芯片出口新規

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康逸 單瑋怡

“有史以來對美國科技行業最具破壞性的規定之一!”談及美國拜登政府人工智能(AI)相關出口管制措施,美國甲骨文公司執行副總裁肯·格盧克難掩不滿。他在日前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這些規定不僅會扼殺創新,還會抑制新興商業模式發展,將使美國失去在關鍵技術中的領先地位。

拜登政府近日發佈一項旨在限制先進AI芯片等出口的新規,引發美國及全球業界不滿。

英偉達負責政府事務的副總裁內德·芬克爾認爲,拜登政府出臺新規並沒有經過適當程序,試圖對美國當下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等領域的運營“施加官僚主義控制”,這隻會削弱美國的全球競爭力,破壞美國的創新能力。

不少美國行業協會也對新規表達了不滿。美國信息技術工業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傑森·奧克斯曼表示,新規分裂全球供應鏈、抑制美國技術廣泛應用。在沒有充分徵求業界意見的情況下倉促出臺新規,可能對美國競爭力帶來負面影響。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此前多次反對政府採取更多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協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約翰·諾伊弗對拜登政府新規“深表失望”。他表示,新規沒有聽取“有意義的行業意見”,可能將戰略市場讓給競爭對手,給美國經濟和相關領域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長期損害”。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人工智能等潛力巨大的先進技術領域,各國應該加強合作,而不是把世界劃分爲“朋友”和“敵人”。

歐盟委員會日前發表聲明,同樣對拜登政府新規表達擔憂,特別是規定影響到一些歐盟成員國企業獲取先進AI芯片。聲明說,歐盟方面從美國購買芯片符合美國利益。“這對美國來說是機遇,而非安全風險。”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員馬修·艾特爾認爲,美國頻頻採取強硬手段維護本國科技企業的主導地位,可能會加劇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企業壟斷地位和美國政府“長臂管轄”的反感,推動它們謀求技術自主和“數字主權”。艾特爾說,拜登政府新規會導致歐盟方面反彈,特別是這些措施不公平地使美國雲服務供應商獲益,打破了歐洲企業參與競爭的希望。

德國《經濟週刊》駐華記者約恩·佩特林日前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出臺先進芯片出口限制新規,將影響美國芯片企業的海外佈局,也讓除美國“最親密盟友”之外的國家受到限制,迫使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提升技術獨立性、減少對美國產品的依賴。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此前表示,拜登政府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阻礙各國正常經貿往來,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影響全球科技創新,嚴重損害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各國企業利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