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藥集團再度交易臨牀初期創新藥產品,業績承壓下或調整研發策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林昀肖 實習生蘇洋 北京報道

近日,石藥集團發佈公告表示,其與百濟神州訂立獨家授權協議,雙方就石藥集團的新型甲硫氨酸腺苷轉移酶2A(MAT2A)抑制劑(SYH2039),以及後續開發的由該化合物組成或含有該化合物的任何藥品在全球的開發、製造及商業化訂立獨家授權協議。

根據該協議並按照其中的條款及條件,石藥集團同意授予百濟神州在全球開發、製造及商業化該化合物及該產品的獨家授權。石藥集團將收取總計1.50億美元的預付款,並有權收取最高1.35億美元的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最高15.50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據該產品的年度銷售淨額計算的分層銷售提成。

石藥集團近期BD動作頻繁,在兩個月前其就向阿斯利康出售一款臨牀前候選小分子藥物。就本次交易的背後考慮、近期BD較爲頻繁的原因、如何應對集採影響等方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電話及郵件聯繫石藥集團,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迴應。

對於大型藥企出售創新藥初期管線的原因,河南動銷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鄭佩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首先是資金問題,大型藥企研發項目較多,會選擇一些非戰略性、非重點項目打包出售,再聚焦優勢項目進行回籠資金;其次,是其他企業看重某一項目的價值,出高價進行購買,在進行評估後,大型藥企認爲交易划算,可以歸攏更多資金投入到其他項目中;此外,如果是仿製藥項目,可能會存在該領域佈局企業過多,再經過集採後價值不是很大,就會選擇出售或停止研發管線。

或尋求收縮研發管線

石藥集團在公告中介紹,SYH2039是石藥集團通過AI驅動的小分子藥物設計平臺獲得的高活性、高選擇性的小分子MAT2A抑制劑,靶向具有MTAP缺失突變的實體瘤,據估計,這種突變存在於15%的所有癌症類型中,最常見的包括膠質母細胞瘤、胰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

公告中也表示,SYH2039有潛力成爲一款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抗腫瘤藥物。SYH2039既可單用,也可與包括PRMT5二代抑制劑在內的多種藥物聯用起到協同增效作用。SYH2039已經在中國開展I期臨牀研究,初步資料展現出了良好的安全性、PK行爲和PK-PD標記物相關性。

SYH2039是一種小分子MAT2A抑制劑。大量研究表明,MAT2A在肝癌,結腸癌,胃癌以及非小細胞肺癌等組織中高表達,因此MAT2A在腫瘤治療中是一個重要的靶點。

在MAT2A小分子抑制劑研發進展方面,IDEAYA公司開發的潛在“first-in-class”MAT2A抑制劑IDE397在全球進度領先。IDEAYA於2024年7月8日宣佈,IDE397在治療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缺失的尿路上皮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進行的2期臨牀試驗中,取得了積極臨牀數據。

在國內方面,除石藥集團外,英矽智能也是國內MAT2A賽道領跑企業。英矽智能基於人工智能輔助發現了一款高選擇性口服小分子MAT2A抑制劑ISM3412。在臨牀前研究中,ISM3412在體內動物模型中表現出優異的類藥性、低劑量下的強大藥效、良好的溶解性和滲透性,以及優良的安全性特徵。目前,ISM3412已在中美雙報獲批,用於治療MTAP缺失實體瘤。

值得注意的是,石藥集團近期BD動作頻繁,在不久前的10月7日就向阿斯利康出售一款臨牀前候選小分子藥物YS2302018。根據雙方簽訂的獨家授權協議,石藥集團將收取1億美元的預付款,並有權收取最高3.7億美元的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最高15.5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據該產品的年度銷售淨額計算的分層銷售提成。YS2302018爲一款臨牀前創新小分子脂蛋白(a) (Lp(a))抑制劑,用於開發新型降脂療法,以及用於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單一療法或聯合療法。

石藥集團在近年來一直追求創新轉型,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其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繼續增長5.5%,在當下熱門的ADC、減肥藥、mRNA疫苗、CAR-T等賽道均有所佈局。據介紹,石藥集團圍繞小分子藥物研發重點打造PROTAC、LYTAC和AI技術篩選平臺,以技術平臺爲策略開拓新穎治療領域。

但與此同時,石藥集團創新藥收入佔整體收入的比重仍然較低,與創新藥轉型較爲成功的恆瑞醫藥相比,今年上半年,恆瑞醫藥創新藥收入佔整體收入的比例已接近50%的分水嶺,而石藥集團的創新藥佔比則要小很多,其大多數的營收仍來自於可能會被集採或者仿製的品種,這也導致其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受到集採較大影響。

對石藥集團等仿製藥起家的老牌藥企而言,在創新藥轉型方面也面臨一定挑戰。鄭佩指出,大型藥企往往在多個領域都有研發立項,且創新藥研發需要高額資金投入,研發項目較多就會佔用大量資金,在資金層面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一定挑戰。“如果處於醫藥行業上行期,上述投入有預期可以進行,但目前來看,企業可能需要將更多資金、人力、物力投入到重點創新藥產品中,在研發中從大而全向小而美、專而精轉變過渡,符合企業發展戰略。”

同時,作爲大型藥企,石藥集團中也存在衆多國際化資本,外資對中國的集採國談等發展趨勢進行評估後,可能會認爲新藥研發競爭過於內卷,無法掙回研發成本,從而進行收縮,砍掉非戰略性、非重點項目。

仍需面對集採承壓

在今年第三季度,石藥集團面臨業績下滑。其三季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石藥集團收入爲人民幣226.8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4.9%,主要受到成藥業務收入下跌的影響。股東應占溢利較去年同期下跌15.9%至人民幣37.78億元。

石藥集團前三季度成藥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5%,根據三季報中分析,成藥業務收入下降主要受到集採和醫保控費的影響。如核心產品恩必普(®丁苯酞軟膠囊、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主要因醫院在嚴格控制醫療費用的環境下,對在醫院用量排名靠前的藥品實施較嚴格的管控,今年第三季度銷售大幅下跌。又如腫瘤治療產品津優力(®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及多美素(®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的價格於京津冀「3+N」聯盟藥品集中採購中分別下調約58%和23%。

在幾天前發佈擬中選結果的第十批國採中,石藥仍是國採中選“大戶”和“主力軍”之一。本屆國採中,共有778個產品報價,共有385個產品擬中選,無論參與報價的產品數還是擬中選的產品數都創歷史新高。但從擬中選情況看,擬中選率僅49.5%,競爭較爲激烈。在降幅方面,據米內網不完全統計,本次國採50多個產品(以藥品名+企業名+規格計)降幅超過90%。

第十批藥品國家集採中,石藥集團有15款產品納入,含石藥集團歐意藥業8個、石藥集團中諾藥業4個、石藥銀湖製藥3個。值得注意的是,石藥集團核心板塊抗腫瘤業務的主力產品多美素(鹽酸多柔比星注射液)降價約89%,此前由於多美素在京津冀(3+N)聯盟藥品集採中價格下調,其銷售額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下降較爲明顯。預計隨着多美素在國採中標降價後,石藥集團的營收將受到進一步挑戰。

有行業觀點指出,石藥集團在集採後,通過降價換取市場份額,雖然銷售量有望上升,但主要產品的降價幅度過大,利潤空間被擠壓,營收受到挑戰。同時,集採後銷售依賴於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可能需要應對更多定價和政策壓力。

不過鄭佩也認爲,石藥集團仍然是研發和集採的主要受益企業之一,其研發能力強大,仿製藥和創新藥都有較好表現,通過前五批集採拿到全國衆多醫院份額,石藥集團、科倫藥業、齊魯製藥等大型藥企都是國家集採的最大受益企業。

面對集採降價挑戰和激烈競爭,老牌仿製藥企業應如何應對?鄭佩認爲,首先還是需要積極參與各級集採,集採不單涉及等級醫院,還涉及基層醫療機構和藥店終端,且中國公立醫療機構佔據主要市場,對企業利潤影響巨大。

其次,是加大創新藥研發,尤其是國家醫保談判鼓勵的創新藥領域。此前,老牌仿製藥企業大多依靠生產規模成本低、利潤高、銷量大形成優勢,需要從生產導向轉變爲創新研發導向,通過生產更多有價值的創新藥,擴大利潤實現轉型,如恆瑞、正大天晴等大型藥企,通過研發腫瘤創新藥參加國談,逐漸實現轉型。

此外,是進行全渠道營銷,此前多數仿製藥仍主要佈局院內市場,院外OTC的龐大市場同樣值得關注,可以進行全渠道營銷,根據產品不同屬性選擇不同渠道,再根據渠道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營銷方案和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