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賦”?餘華的回答看似玩笑,其實揭示了真相
1977年,17歲的餘華參加高考,並在志願上填寫了清華和北大,但是落榜了;第二年他又考了一次,還是落榜了。於是餘華在父母的安排下成爲了一名牙醫。
這與他的家庭有關。他的父親是外科醫生,母親是手術室護士,餘華這個名字就是父母姓氏的組合。
他曾在海鹽縣的醫院職工宿舍生活,對面就是太平間,夏天的時候他經常在太平間裡睡午覺,據說特別涼快。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餘華從小就對生死有着別樣的敏感。
但餘華很不喜歡牙醫工作,他說每天面對患者張大的嘴巴,那是世界上最沒有風景的地方。所以他想着要換一個輕鬆自由的工作。
餘華看到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在街上自由閒逛,心生羨慕。於是,他萌生了一個念頭——通過寫作進入文化館。然後他就找來《人民文學》等雜誌,從如何使用標點符號開始學習寫作。
1983年,餘華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第一宿舍》發表,這標誌着他正式踏上了文學之路。從此,他筆下流淌出的文字,如同鋒利的手術刀,剖析着人性的善惡和社會的冷暖。
說到這裡,我想起餘華有一次接受採訪,記者問到了“天賦”兩字,餘華的回答是:
天賦有時候就是一種運氣,就是他是否找到了一份最適合他從事的工作。如果找到了,他的天賦就出來了;如果找不到,他再也有天賦也出不來。
餘華的回答聽起來像開玩笑,似乎一下子消解了“天賦”兩字的神秘性,但回頭一想,他說得再實在不過了。
就是說,天賦都是有針對性的,如果沒有對好位,就無所謂天賦了。
比如餘華不喜歡做牙醫,事實上學口腔醫學的人可能也大部分並不喜歡做牙醫,只是因爲它薪酬高,但不排除就有人喜歡這個工作,把清潔、修補和種植看成一種藝術,能發現或者創造出“美麗的風景”。
那些被目爲天才的人,也常常會在另一個場景中成了白癡。
而餘華是在寫作中找到了最美麗的風景,也發現和發揮了自己的天賦。
餘華還真的到縣文化館工作了一段時間,他開玩笑說第一天上班他故意遲到了兩個小時,結果到了才發現,他是到得最早的一個。
這些當然已成笑談了,事實上,餘華在寫作上是無比勤奮的,至今,他已經爲我們奉獻了《活着》《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許多經典作品。而如果要挑選一部最經典的代表作,那還得說是《活着》了。
《活着》創作於1992年,靈感來源於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曲講述了一個經歷一生苦難卻依舊友好對待世界的老人的故事。這首歌深深打動了餘華。
《活着》的故事並不複雜,篇幅也不長,僅十多萬字。
它講述了主人公徐福貴的人生故事,他原本是一個地主家的紈絝少爺,但隨着社會的變革和家庭的變故,他經歷了從富貴到貧窮的巨大落差,最終所有親人離他而去,只剩下他和一頭名爲“福貴”的老牛相依爲命。
但《活着》的思想內涵深刻而豐富。
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苦難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希望、關於人性的小說。
餘華通過福貴的一生,向我們展示了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以及“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哲學思考。
這本書告訴我們,無論生活給予我們多少磨難和痛苦,只要我們還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未來。
《活着》自問世以來,獲得了無數榮譽和讚譽。
它榮獲了1998年的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1994年臺灣《中國時報》十本好書獎、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0年),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2004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
入選香港《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
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2018年9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同年10月19日,獲得“中國版權金獎”——“作品獎”。
《活着》以其深刻的主題、樸實的語言和強烈的情感打動了無數讀者,被廣泛認爲是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
它還被認爲是茅盾文獎的遺珠,甚至有資格問鼎諾貝爾文學獎。成爲中國現代文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活着》,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部作品。
讓我們一起走進福貴的世界,感受生命的脆弱與堅韌,體驗活着的意義與價值。相信讀完這本書後,你會對生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