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迴購增持專項貸落地,新工具帶來風控新考驗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程維妙 記者張欣 北京報道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正式推出僅兩天後,首批專項貸落地。

10月20日晚間,23家滬深上市公司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東已與銀行達成意向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將使用貸款資金用於回購或增持股票,涉及資金總額超百億元。10月21日,六家首批迴購增持貸款的合作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招行、中信銀行也發佈公告,表示將用好央行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政策工具,與上市公司、股東加強溝通,積極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綜合多家銀行公告,除首批公佈的上市公司外,還有超百家上市公司在積極對接中或已達成合作意向。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3000億元回購增持再貸款進入落地階段,將提升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和大股東增持股份的積極性,提振資本市場的信心。

新工具也會帶來新考驗。由於權益市場波動較大,新業務對銀行的風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加強質押品管理和資金用途監管,讓新工具更好地發揮作用是討論焦點之一。

首批專項貸落地,相關股票集體飄紅

在此前“924”金融政策大禮包中,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備受關注。10月18日,央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發布《關於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以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分別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發放對象爲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按季度發放,發放貸款後於次季度第一個月向央行申請再貸款,對符合要求的貸款,央行按貸款本金的100%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

僅兩天後,10月20日晚間,23家滬深上市公司先後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東已與銀行達成意向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將使用貸款資金用於回購或增持股票,涉及資金總額超百億元。這23家上市公司包含不同所有制企業,有央國企客戶,也有優質民營企業,覆蓋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

10月21日開盤後,23支回購增持貸款概念股集體飄紅,多隻股票一度漲停。截至當日收盤,福賽科技、東芯股份、通裕重工、山鷹國際漲幅超10%,分別達20.01%、19.98%、19.83%、10.06%;廣電計量、邁爲股份漲幅超5%;23家公司中,僅中國石化、陽光電源收跌。

同日,六家首批迴購增持貸款的合作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招行、中信銀行也集體發佈公告,表示已從客戶准入、賬戶管理、盡調審批、風險控制等多維度制定回購增持專項貸款落地方案,完善內控制度,積極開展回購增持貸款營銷。

今年回購增持升溫,還有超百筆專項貸已在路上

根據《通知》,發放貸款應以上市公司已正式披露的回購方案或股東增持計劃爲前提,納入對其的統一授信。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熱情高漲,回購計劃數量和金額較上年同期均翻倍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A股市場已有約1900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超1300億元。“這顯示出‘增持貸’、‘回購貸’業務的市場潛力。”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指出。

各家銀行明確表示,將用好央行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政策工具,與上市公司、股東加強溝通,積極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已積極申請回購增持貸款,後續或有更多上市公司披露相應公告。

綜合各家公告,除首批公佈的上市公司外,還有超百家上市公司在積極對接中或已達成合作意向。

例如中行表示,首批23個上市公司合作落地公告中,中國銀行支持項目數佔7個,排名同業第一。截至目前,中行已與近百家上市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向32家上市公司明確貸款承諾,涵蓋集成電路、交通運輸、高端製造和商業服務等多個行業;農行表示,已完成9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審批,業務金額近40億元,另有近80家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對接中;招行在公告中稱,未來還將有回購增持配套融資項目陸續落地。

低成本增量資金支持,有助於爲市場注入流動性

銀行和業內人士普遍表示,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落地對於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場估值、增加對投資者的回報、強化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機制都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市場信心,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1日晚間,“924”金融政策大禮包中另一個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互換便利(SFISF)首次操作也緊隨落地。中信證券研究部非銀金融組表示,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將直接利好紅利股,預計首期回購增持再貸款3000億元額度可覆蓋未來1—2年的資金需求,且有進一步補充額度的可能,有助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這是國家一攬子計劃中一項重要舉措,回購增持也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個重要策略,預計會帶動更多機構投資者進場,推動市場穩定性不斷增強。”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從利率看,“回購增持再貸款發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這對上市企業和主要股東已經是很低的利率,只要上市公司分紅率高於2.25%,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使用貸款回購和增持股票就是有利可圖的,預計可以顯著激發其回購增持熱情。”一位分析人士稱。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中,2023年逾1100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2.25%,201家股息率超過5%,12家股息率超過10%。

多家銀行同樣在公告中提到這一專項貸款的低成本特點。如建行表示,回購增持專項貸利率不高於2.25%,爲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低成本的增量資金支持,有助於爲市場注入流動性,穩定市場預期。

哪些上市公司可能被優先選擇?德邦證券分析師翟堃預計,高股息資產有望成爲未來配置主線。一家股份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會優先考慮在行業內有競爭力、分紅穩定但市淨率偏低的優質上市公司。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上市公司的信用水平、盈利水平、分紅情況、法人治理結構等,也或是銀行優先考慮的指標。

“由於優質上市公司客戶相對稀缺,預計各家銀行將積極爭奪這些客戶資源。此外,開展這些新業務不僅能帶來利息收入,還能幫助銀行拓展客戶渠道和業務範圍。”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高級副總監朱萍萍表示。

業內建議加強質押品管理,多銀行強調風險防控

談到貸款業務,風控是繞不開的話題。

《通知》已嚴把前端入口,明確了主要股東增持股票的若干基本條件。包括主要股東增持的上市公司不得爲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主要股東原則上爲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具備債務履行能力,且最近一年無重大違法行爲等。

同時,《通知》提出貸款資金“專款專用,封閉運行”要求。申請貸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應當開立單獨的專用證券賬戶;金融機構要分別開立銀行貸款專用賬戶和與前述專用證券賬戶對應的資金賬戶,監督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做到專款用於股票回購和增持。在貸款全部清償前,資金賬戶不允許支取現金或對外轉賬。

“銀行信貸資金不能違規進入股市仍是金融監管應當堅持的一條紅線。”央行行長潘功勝在上週五2024金融街年會開幕式上強調。

不過,新工具仍會帶來新考驗。由於權益市場有波動,新業務對銀行的風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加強質押品管理和資金用途監管是業內討論焦點之一。

朱萍萍建議,銀行需加強質押品管理和資金用途監管,確保專項再貸款資金用於既定目的,同時設置合理的質押率和風險警戒線。王紅英談到,參考股票質押貸款,股價下跌到一定水平,上市公司需要追加保證金,如果做不到,銀行有權平倉。“此次創設的回購增持再貸款和股票質押貸款,在風險管控中怎麼區分,現在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回購增持再貸款質押品價值一旦出現下跌,要不要以增加保證金等風控手段來保證銀行貸款的安全,也需要明確。”他說道。

多家銀行在公告中稱,將持續做好後續的貸款投放工作,強化貸款資金的監督和管理,確保貸款資金專款專用。還有銀行表示,已明確產品定義、細化借款人條件、優化政策和授權、強調風險防控和合規管理要求,研究制定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管理辦法並下發分支機構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