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芬蘭的幼兒方案
學前教育?芬蘭就是個顯著的例子,雖然該國近年成績稍微下降,但其教育體系卻令許多國家欽羨,芬蘭的成功故事是許多學術分析的主題,也有充滿亮點的新聞報導。多數芬蘭學生學習良好,教育體系也相當公平。(示意圖/shutterstock)
其他國家處理這個就學準備的重大工作,遠遠優於美國。主辦國際十五歲學生閱讀與數學評量計劃的OECD,在二○二○年發表一份針對幼童的試驗性質研究。該研究測驗美國、英國、愛沙尼亞的五歲幼童入學準備度,結果美國小孩在「發展初期閱讀技巧」及「發展初期計算能力」兩項都敬陪末座。
讀過這份早期學習研究後,我很好奇國際評量表上的幾個常勝軍國家,都是如何處理
學前教育?芬蘭就是個顯著的例子,雖然該國近年成績稍微下降,但其教育體系卻令許多國家欽羨,芬蘭的成功故事是許多學術分析的主題,也有充滿亮點的新聞報導。多數芬蘭學生學習良好,教育體系也相當公平。
然而,從前的芬蘭並非如此。在一九五○年,芬蘭的學校表現平平,只有較大城鎮的居民才能讀中學,多數年輕人只接受六、七年正式教育,之後就離開學校,整體識字率很低,職業和技術學校也不多。
那麼,改變是如何出現呢?從一九七○年代開始,各政治派別的芬蘭人都有共識,認爲應該要爲所有孩子建立優質的公立學校,而這被稱爲「芬蘭夢」的想法從未動搖過。他們覺得要達成這樣的夢想,最好的一個做法是「打造世界級的教學力」,力求教師訓練有素、待遇優渥、受人敬重。二十年來,芬蘭學校改頭換面,教師不僅得到尊重,還被賦予權威。
芬蘭不只改革學校教育,還改變針對嬰幼兒的政策。事實上,我很訝異芬蘭兒童是到七歲才接受正式教育。
有些人會說,這就表示七歲以前不是那麼重要。但事實正好完全相反,在芬蘭兒童正式入學前,絕大多數都已進入「嬰幼兒教育及照顧」(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Care,簡稱ECEC)體系許多年。ECEC是相當高品質、費用可負擔的幼托制度。
至少有一年ECEC方案是義務教育,以確保所有孩童都做好上學的準備。
甚至在那之前,芬蘭已協助其家長爲孩子的大腦發展奠定基礎。芬蘭家長享有支薪育嬰假,薪水優渥得足以負擔孩子一歲前的多數開銷。當寶寶大約九或十個月大時,家長可以選擇公立或私立的ECEC方案,或者在家照顧小孩,如果選擇後者,直到小孩滿三歲之前,家長都可獲得津貼補助。
如果要我猜,我會說芬蘭(至少有一部分)成功的秘訣其實很明顯,從他們的幼兒方案名稱「嬰幼兒教育及照顧」就可以看出。
世上許多國家(當然包括美國)都有由來已久的共識,認爲照顧是看顧小孩,而教育是到學校上課,兩者並沒有交集。換句話說,「正式及非正式照顧」與「教育」之間壁壘分明。但是芬蘭並沒有把兩者區分開來。事實上, 他們融合方案的暱稱就是「educare」,美國有些團體(如幼教組織「儘早開展」〔Start Early〕)也採用這個詞彙,一針見血指出符合發展的概念。
想一想,在孩子一、兩歲時,我會讓他們坐在嬰兒車裡,推着他們去散步,沿途我會指認飛翔的鳥兒、呼嘯而過的公車、鄰居遛的大黃狗給他們看。我相信多數父母也都有類似的舉動,至少有空時會這麼做。這樣做是照顧還是教育呢?兩者皆是。
(本文摘自《打造同村共養父母國》/親子天下)
【內容簡介】
2022年臺灣出生人數僅13.8萬創下新低!
即使政府積極推動婚育政策,臺灣出生率仍居全球之末。
爲何許多人不願生?當前父母遇到什麼困境?
‧雙薪小家庭缺乏親友後援,父母工時長沒時間陪小孩。
‧公共托育資源不足,私立幼兒園難以負擔。
‧雖有陪產假、育嬰留停等福利,但企業無儲備人力,員工陷入家庭&事業兩難。
‧育兒經濟負擔重,各縣市不斷加碼育兒津貼,對父母來說卻杯水車薪……
寶寶大腦發展從出生第一天就開始,爲何這麼多父母卻有心無力?
世界級小兒外科醫師丹娜.蘇斯金(Dana Suskind)醫師,曾在暢銷著作《父母的語言》書中指出,「親子對話」能開發寶寶大腦、奠定學習能力,然而她在推動過程中發現,許多父母承受着照顧嬰幼兒重擔,良莠不齊的幼托機構、忽視嬰幼兒的教育體系、工時過長沒有彈性⋯⋯
使他們沒有足夠時間與財力撫養小孩,更別說有品質的陪伴!
這與臺灣當今少子化、撫養費用高昂、優質幼托機構難尋的現象極其類似!
怎麼辦?
打造友善育兒社區,邁向同村共養父母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孩子因錯過大腦發展關鍵期,影響日後學習發揮,這不只是父母的遺憾,更是整個社會的人才損失。
蘇斯金醫師企圖爲所有父母與孩子找到解方,她訪問了多組家庭,並參考各國各地具啓發性的育兒制度,從家庭政策、幼托、教育、醫療、企業等層面提出可行方向,呼籲我們共同打造以育兒爲中心、重視嬰孩大腦發育的「父母國」,讓每個孩子都能打穩基礎,有機會實現潛能!讓每位家長不再孤軍奮鬥,當個快樂的爸媽!
【本書特色】
1.以大腦科學爲本的教養法
根據大腦科學證明早期語言環境的重要性,所有父母都可掌握3T原則(全心全意、多說有益、雙向互動),孕育0-3歲寶寶大腦,奠定日後的學習力。
2.從育兒歷史尋找問題根源
回顧過往的教育制度、育兒歷史與教養觀念,梳理出幼兒教育與家庭政策何以被長久忽視,以及從中帶給現代育兒的啓示和解方。
3.真實記錄育兒遇見的困境
蘇斯金醫師採訪與追蹤數個家庭,也包括她自己的經驗,有的父母身陷貧困、流離失所;有的父母辛苦兼顧工作和育兒;有的家長尋尋覓覓,想找到高品質又能負擔得起的幼托環境……
這些父母是如何度過育兒難題?
他們面對的種種挑戰,正是現代父母的縮影,也是今日少子化須解決的課題。
4.以育兒爲中心的政策方向
社會如何確實成爲父母的支持?
作者提出從教育、幼托、醫療、企業四大方向,拆除「學齡前」與「學齡後」壁壘,教育從第一天就開始,建立更多可負擔的高品質幼托,開發嬰幼兒時期發展課程。
企業主推行有彈性、友善育兒的職場文化,利用產科、診所成爲推廣「Tune in、Talk More、Take Turns」的3T原則第一站,並做爲連結社福的橋樑。
【適讀對象】推薦給──
‧幼教與早期教育工作者、制定者:
書中提出了大腦研究及相關幼教政策,有助瞭解教育的關鍵期在於早期語言環境,將0-3歲納入教育連續體系之中。
‧家庭政策的工作者、制定者:
社會如何支持父母養育小孩,接住每個家庭?本書記錄各種經典的家庭案例,顯示每個家庭的困境與解決方向,爲臺灣的友善家庭政策提供參考。
‧每位重視孩子未來的爸媽、關心家庭與教育的公民
書中所介紹的每個家庭,也許正是你我身邊家庭的寫照!這世界上有許多父母在爲孩子辛苦努力着,而我們可透過公民之力呼籲社會,建立一個同理與支持家長的「父母國度」,讓大家對生養有盼望、有信心!
【作者簡介】
丹娜.蘇斯金(Dana Suskind)
丹娜.蘇斯金醫師是「三千萬字計劃早期學習+公共衛生中心」的創辦人與共同負責人、兒科人工耳蝸植入計劃的負責人、芝加哥大學外科與兒科教授。蘇斯金醫師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文章超過四十五篇,着有《父母的語言:3000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她是美國兒科學會的會員,也是嬰幼兒協會(Council on Early Childhood)的成員。她的研究與成果獲得諸多媒體注目,包括《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富比士》、NPR、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podcast節目。
莉迪亞.丹維斯(Lydia Denworth)
莉迪亞.丹維斯是得獎科學作家,也是《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特約編輯。她是幾本科普書的作者,包括《友誼》(Friendship: The Evolution, Biology, and Extraordinary Power of Life’s Fundamental Bond)和《聽見你的呢喃》(I Can Hear You Whisper: An Intimate Journey Through the Science of Sound and Language)
【譯者簡介】
謝儀霏
師大翻譯所畢,譯有《挺身而教》、《統合心智》等書。
《打造同村共養父母國》/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