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惠賦能 粵港澳青年“雙創”向新而進
近日,廣州增城直達香港西九龍的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既是增城區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實踐成果,也是廣州東部中心、環南崑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聯通灣區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爲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升級、招商引資、文化交流等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記者獲悉,廣州稅務部門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服務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助推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持續做實。
在僑夢苑創新中心,稅收政策宣講會如期進行,廣州市增城區僑界青年聯合會會員、香港籍青年胡立威正認真記錄着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作爲一名音響工程專業技術創新人才,胡立威在聲學應用方面有着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對音響工程技術有深入研究,曾參與北京東奧會速滑館的擴聲系統、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備份功放等大型活動的音響工程設計和建設。
2025年,胡立威以創新合作的方式,與廣州明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攜手開啓新徵程,在音響系統遠端數字音頻傳輸網絡協議、電子數據處理音頻軟件化、千分之一秒自動備份等專業領域前沿技術研究合作上達成共識。“大陸內需市場前景廣闊、稅費優惠政策普惠性強,爲我們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機會。”胡立威表示。
在距離僑夢苑創新中心6公里的創興工業園,澳門籍青年徐益彬正通過電子稅務局徵納互動平臺向稅務幹部諮詢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大學畢業後,徐益彬緊跟大灣區建設的步伐,選擇留在廣州發展,創辦廣州貝斯德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貝斯德”)。
2024年,貝斯德成功研發汽車制動器自動化生產數據追溯系統,以制動器生產過程的數據爲基礎,通過製造數據管理、質量分析、計劃排程管理等技術,爲生產企業MES(製造執行系統)提供設備與生產數據,優化決策生產。“自主研發是一項風險投資,充滿不確定性,但項目無論成功與否,都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這讓我們感到被國家‘堅定選擇’,給予我們在未知領域探索的前進動力。”徐益彬說道,貝斯德從2022年起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累計享受加計扣除金額超700萬元,有效盤活研發資金,助力企業榮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在僑夢苑創新中心西邊7公里的晶正科技園,稅務幹部正在澳門籍青年鍾梓晴的餐廳裡實地走訪、問計問需。白域西餐廳是鍾梓晴及其團隊耗時兩年精心打造的融合餐廳,爲當地消費者搭建了粵澳餐飲文化交流的平臺。
坐在餐廳的落地窗邊,鍾梓晴介紹着經營理念和創業初衷,“文化是要互促互進的,就好比我們把澳門的開放三明治引進來,突破當地製作三明治的食材侷限,這便是文化的一種融合昇華。稅務部門關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面對面’紓難解困,讓我們有信心做好粵澳文化交流。”
廣州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積極融入大灣區一體化服務,爲深入推進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賦能添薪。(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