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社工扶老助弱 明日之星暖人心

江威吾(左)、林怡妏(右)獲得由高雄市、臺南市及屏東縣共同主辦「南高屏地區社工專業人員表揚活動」,抱回「明日之星獎」。(曹婷婷攝)

昔在電臺工作8年的林怡妏轉換跑道、進修取得社工師執照,在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臺南分事務所服務1年多,「希望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她們,幫助她們撕下標籤」,獲得被譽爲南臺灣社工界奧斯卡獎的「明日之星獎」。

去年「剴剴案」發生後,各界檢討聲浪一度矛頭指向社工,但有心投入者仍前仆後繼走在社會服務的路上。林怡妏30歲離開電臺,因過去協助電臺基金會業務,發現自己熱愛社會服務,進而成爲專職社工人。

她前年9月進入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臺南分事務所,從事青少年懷孕方案工作,接觸的都是「小媽媽」,坦言在小媽媽身上,看到遠比想像中來得有責任的樣子,照顧小孩心態也不遜於成年爸媽,打破刻板印象。

她曾服務一名高一少女,懷孕後爲育兒只能休學,在家人支持下照顧小孩,預計等到孩子讀幼兒園就要重拾書本,「白天顧小孩、晚上去打工,保持跟社會不脫節,也擁有育兒的經濟能力」。她說,希望幫助小媽媽們撕下標籤,「她們雖然未成年,但很努力生活!」

同獲明日之星的社會局安平社會福利中心社工員江威吾服務未滿1年就獲獎,「是肯定也是負擔」,27歲的他曾服務一名8旬獨居阿嬤,媒介許多資源給予關懷,但阿嬤總是暗自垂淚,一心盼着疏離兒女的陪伴,他設法聯繫阿嬤家人,促成她生命最後一哩路感受家人溫暖。

林怡妏分享,社工必須用真誠的心對待個案,不要帶有刻板、主觀眼光,很多背後故事需要被同理。江威吾說,疫情過後,不少長者抗拒踏出家門,他帶着一個個長輩走進社區參與活動,不再宅在家,「我們做的事看似渺小,但能改變長者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