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董座張安平擬砸10幾億 改造花蓮和平廠成全臺第一座開放式生態工廠
臺泥今(6)日與花蓮縣環保局於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舉辦「水泥業(窯)協同處理廢棄物boo案」公聽會,針對居民提出的在地垃圾處理、就業機會問題等做溝通,也首次公開宣佈籌備計劃已久的「和平開放工廠」構想。臺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過去就有這項計劃,但礙於交通問題無法實現,藉蘇花改機會也開放「臺泥和平工廠」協助在地人發展觀光聚落計劃,光是汽化爐規劃就估計投入約6-7億元,加上生態工廠、廢棄物處理全部下來第一階段預估花上10幾億,但實際投入金額也還在規劃擬算當中。
今年臺泥和平廠建廠邁入第20年,藉由這次與花蓮縣環保局合作將在三年後推動的「水泥業(窯)協同處理廢棄物boo案」,張安平宣佈敞開花蓮和平工廠大門,協助在地人發展觀光聚落計劃。
臺泥表示,未來和平廠開放,目前規劃包含設置山海互動體驗館等地景生態建築、碳循環廢棄物館、活的博物館、各種生態教育場域以及生態互動體驗教室等,廠區的開放也可以讓電廠排放數據全公開,未來水泥窯廢棄物處理流程透明化。張安平說,目前汽化爐估計投入約6-7億元,加上生態工廠、廢棄物處理全部下來第一階段預估花上10幾億,但實際投入金額也還在規劃擬算當中。
▲▼臺泥和平工廠。(上、下圖/臺泥提供)
張安平一直強調,碳排放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過去水泥工業一直被誤認爲是污染行業,但他參與這行業40年來,水泥業的能耗,或者排放都大幅度的進步,比如說現在的排放是40年前的1%,多年來投入減碳工作相當於2億棵樹的減排碳量,透過碳權交易也爲公司帶來1,850萬人民幣收益。「這段時間一直在改變與轉型,要真的達到零排放很難,但二氧化碳捕捉是臺泥一直在做的技術。」
張安平發想,臺泥要以社區夥伴的角色,協助在地人發展觀光聚落外,同時也協助改造和平車站以及爭取和平遊憩港的成立,「在蘇花改的出口,和平鄉可望形成一個生態教育環境聚落,臺泥和平廠也將成爲全臺第一個社區工廠,做爲臺灣的典範。」
▲▼未來臺泥開放和平工廠的生態廠館模擬圖。(上、下圖/臺泥提供)
其實早在今年二月底,臺泥也拿下廣西貴港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項目,貴港廠四條日產6,000噸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協同處置固體廢物,包括民生及事業廢棄物,處置總規模每年可達30萬噸。有貴港廠的成功經驗,臺泥也將與縣環保局合作,幫助花蓮解決在地1萬5,000公噸無處可去的垃圾問題,也承諾與居民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態環境聚落。
張安平表示,臺泥一直認爲永續地球是最重要的責任,也是人文價值最重要的顯現,保護環境、永續生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循環再生」。當垃圾無法循環再生時,把水泥窯轉化爲「廢棄物終結者」或「城市淨化器」,其實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