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鳳梨被大陸禁如何落幕 藍營女神爆2結局
國民黨年輕世代 臺北市議員 徐巧芯。(圖/本報資料照)
大陸海關總署和國臺辦事前宣佈暫停臺灣鳳梨禁輸入境內,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都在近日南下南高屏等縣市,訪視農民需求。但面對大陸當局祭出經濟制裁手段,整起鳳梨事件該如何落幕?臺北市議員徐巧芯投書媒體認爲,蔡政府未來可能有2大應對方向,第一,軟化態度回到和平協商,第二,持續保持強硬態度。
總統馬英九昨(2月28日)表示,鳳梨銷陸這問題並非無解,民進黨有人主張訴諸世貿組織(WTO)解決,但馬英九昨受訪時指出,不必去找WTO,兩岸在2009年12月簽署《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這條路並沒有斷,若有誠意很快就能解決。況且,這問題無涉《九二共識》,是雙方對病蟲害看法不一致,現在最重要的是照顧農民權益、維護兩岸。
行政院長蘇貞昌。(圖/本報資料照)
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則批評蔡政府,民進黨執政5年,聲稱要推動新南向,分散市場,但根據統計,5年來,去(2020)年臺灣鳳梨約有10%外銷至中國大陸,出口量是到新南向國家的100倍、臺灣芒果約2%外銷到中國大陸,出口量是新南向國家的100倍、臺灣釋迦約20%外銷到中國大陸,出口量是新南向國家的200倍、臺灣蓮霧約8%外銷到中國大陸,出口量更是新南向的600倍。
近年鳳梨輸往大陸與新南向國家情形。(圖/中時製圖)
朱立倫批評,蔡政府執政以來,天天宣稱實施新南向政策,花大筆經費,但臺灣經貿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程度有增無減,所謂「推動新南向,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風險」,根本就是騙人的大內宣。
現兼任「國家安全青年智庫發起人」的徐巧芯,1日投書《聯合報》,她直言,幫助農民是必要的,但政府該思考的是,對於臺海未來各種可能的衝突風險,必須要有更深入的評估,徐巧芯指出,早在一月陸方祭禁豬令,就是前哨戰了,這次鳳梨是第二次出手,未來可能將影響至其他產業(傳統產業)。
若以美國拜登總統上臺後,期待兩岸回到對話的模式來看,徐巧芯指出,蔡政府未來可能有2大應對方向,第一,軟化態度回到和平協商,第二,持續保持強硬態度,若「兩岸貿易戰」變成常態,蔡政府最該做的是「找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