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的秋冬裝這麼穿
陝西咸陽乾縣章懷太子墓出土壁畫局部 陝西咸陽禮泉縣長樂公主墓出土壁畫局部 陝西西安郭杜街道東祝村唐墓出土壁畫局部 穿披襖的唐俑
時值寒冬,現代人有各種保暖的穿搭,那麼,唐朝人在冬日又有哪些禦寒好物呢?大體來說,服裝保暖需要三個條件:第一,款式選對,冬天總歸不能穿袒領,或者穿半臂,得選個能把身體捂得嚴嚴實實的款式;第二,穿搭層次要多,綿夾褲、夾襖絮棉等裡三層外三層地裹住身體,穿了外套還要再加披風;第三,選對面料,輕薄柔亮的薄紗肯定不合適,得用上皮、毛、裘等材質。唐朝還沒有大規模使用棉花,故而那時的秋冬天還是很難熬的。不過聰明的唐朝人,還是想出了許多保暖妙招。
棉襖的雛形
襦是唐朝人冬季普遍穿的衣服之一。如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29號墓出土的唐咸亨三年(672)《新婦爲阿公錄在生功德疏》中記載,新婦爲阿公佈施的衣物有“紫綢綾襖子一錦褾”等。《唐六典·尚書刑部》中記錄了奴婢衣物發放標準:“丁奴、官婢,冬給襦、復褲各一”“十歲以下,冬男、女各給布襦一”。這裡所說的襦和襖指雙層或絮裡的上衣。
雙層掛裡的衣服很像今天的大衣,絮裡的衣服則如同現在的棉襖、羽絨服,它們的保暖原理都是相同的。襦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一般指保暖的上衣。
在形制不變的情況下,春夏穿輕薄的衫,到了秋冬就穿夾了絮更保暖的襦。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中曾出土一件漢代“複襦”,此衣大襟、窄袖,用淺藍色絹做成,內外兩層,層間填上絲綿,所有者爲一女子。這種複襦已很接近現代的棉襖了。
襦有兩種款式,一種是不加下部結構,一種是加下部結構。甘肅玉門花海畢家灘26號墓出土的魏晉時期前涼襦裙實物,明確展示了有腰襴的襦。且與先秦兩漢時期的接下半部結構的襦情況不太一樣。根據秦簡《製衣》記載,襦的下半部分接的是交裁的“裙”,襦的整體爲順紗向;隋唐時出現了接襴部分逆紗向的做法。接襴是橫布裁,減少縫紉人工,與之前的交裁不同,呈現出的效果和廓形也不一樣,屬於不同的形制。
大唐服裝的基本款
襖也是秋冬天的基本款,類似於今天的棉襖、羽絨背心等。唐《一切經音義》釋“襖”曰:“復衣也。有綿、夾、大、小之異也。”《唐六典》載:“冬則袍加綿一十兩,襖子八兩。”襖與袍相比要稍短一些,但又比襦、衫要長。一般來說,就是中長款的上衣,穿在裡面作爲增減調節用的衣物,也有直接穿在外面的。
襖的形制有點像圓領袍,按照是否開衩和開衩的位置不同,有合胯襖子、缺胯襖子、開後襖子(背後開衩的襖子)之分。這種只有實用性的衣物的確不起眼,相比霓裳羽衣、大袖抹胸、袒領裙之類的錦衣華服,低調得幾乎被人們忽略。甚至在影視劇、動漫、遊戲等娛樂作品裡,顏值不高的它們幾乎處於隱身的狀態,其實它們纔是大唐服裝的基本款。
犬裘、羊裘纔是老百姓的首選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唐李白《將進酒》)以“千金”來修飾“裘”,足以表明裘衣價值不菲。根據甲骨文記錄以及其他考古發現,我們已知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已懂得利用動物的皮毛禦寒。先秦時期,皮毛的應用就已經很廣泛和深入了。古時富貴人家會穿用狐狸皮、貂皮等製成的裘衣,“集腋成裘”“輕裘肥馬”這些成語都是服飾文化的反映。
古畫和陶俑上也有刻畫毛鋒外露、花紋別緻的裘衣款式。文字記錄如先秦佚名《詩經·秦風·終南》中的“君子至止,錦衣狐裘”,《論語·鄉黨》中的“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以及《周禮》中的“大裘冕”(實際上就是黑羔裘)都可以證明。
此外,《歷代帝王圖》中,南北朝陳文帝就身披一襲裘衣。內蒙古伊和淖爾古墓羣還出土過一件北魏皮衣,看起來就像是今天的皮衣款式。唐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道:“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這裡的“狐裘”是高檔貨、奢侈品,是達官貴人才能享用的,而犬裘、羊裘纔是老百姓的首選。在提倡保護珍稀動物的今天,用人造皮毛一樣可以做出古代質感的服飾。
唐朝爲何沒有棉花做的棉衣
瞭解唐朝的朋友都有一個“常識”,那就是唐朝沒有棉花做的棉衣。但嚴格來說,唐朝時已有棉花,其織成的布料叫作“紲(xiè)布”,也叫“白疊子”。唐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記載:“撥拔力國,在西南海中,不食五穀,食肉而已。……波斯商人慾入此國,圍集數千人,齎(jī)紲布,沒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
無論是從敦煌出土的棉布手套還是其他相關的文獻記載,都證明唐朝時已經有草棉紡織的棉布了,《太平廣記》中還記載了唐大中年間(847—860)李重“衣白疊衣”。既然棉花是如此優良的紡織原料,那麼爲什麼沒有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呢?這是因爲唐朝時期的棉花還是非洲棉,纖維較短、去籽費時,導致成本高,難以普及。宋代以後逐漸普及的是亞洲棉,加上紡織技術革新,棉花才成爲中國人主要的服裝原料之一。
用來“凹造型”的“披襖”
其實,春夏秋冬的衣物,從形制來說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改變的是面料、層次和裝飾。到了冬天,總體來說就是穿得更多、更厚,更保暖。一般情況下,圓領袍衫是男裝,其正常穿法是衣襟左右交疊閉合,頸側和腰腹部各有兩組細小的紐襻,使左前襟覆蓋右前襟。然而,在生活中,人們會根據溫度變化增減衣物,從而使穿着方式發生了變化。如果感覺熱了,就可以把頸側的紐襻解開一組,把左前襟翻折下來,露出右前襟;或者解開兩組,直接變成翻領。久而久之,還出現了一種領緣特別高的圓領袍衫,無法正常穿着,只能翻折或者披掛穿着,可能就是專門的外套款式。
還有一種更加瀟灑和自由的穿法,那就是脫掉袖子、解開腰腹部兩側的紐襻,將圓領袍下面部分敞開。由於頸部兩側的紐襻還固定扣着,於是變形成斗篷式的穿搭,將整個人都罩在裡面。
那麼,爲什麼會故意把圓領袍這樣穿呢?爲了保暖的話,全部扣上豈不是更保暖?這可能是跟衣服的厚度有關。在沒有羽絨服、化纖衣服的時代,冬衣多是靠雙層布帛絮棉來製作,以使厚度增加。如果同時穿兩件厚外套,會穿不進去或者顯得特別臃腫;如果只穿一件,在室外又會感覺寒冷。於是人們摸索出一個辦法,就是穿兩件厚外套,其中一件披在身上,既遮擋風雪,又瀟灑不羈。到了室內再脫下,露出裡面乾爽整潔的圓領袍衫,既溫暖又不會失禮,這就是所謂的“一衣多穿”吧。
男子一衣多穿,既可以把袍披在肩上遮擋風雪,也可以穿進袖子、扣緊革帶,將其當作正式的外套。女子也有類似的袍,只不過從剪裁來看,袖子更短,領口更緊窄,是一種不同於圓領袍衫的新款式,叫作披襖。雖然都是“披”在最外面,但是“披襖”與“披風”是不一樣的。披風沒有袖子,而披襖是有袖子的,而且披襖整體呈交襟狀,兩襟對稱,與交領衫的基本構造一致,都是兩側受力的結構,只是領口非常狹窄。這種領口極高極小、閉合之後緊緊包裹頸部的袍服,實際上在設計的時候,就是爲了翻領穿的。就像今天的風衣,儘管可以把領子立起來扣住,但是一般都是敞開翻領穿着。
有趣的是,那時人們穿披襖時,大都把兩隻袖管長長地垂在身側,只起到了裝飾的作用。如1992年陝西省禮泉縣昭陵鄉莊河村出土的唐貞觀二十一年(647)李思摩墓中的壁畫,人像衣服的雙袖就是垂放在兩側的。當然,人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把手臂穿進袖子裡。
1986年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陵光村出土的唐貞觀十七年(643)長樂公主墓的壁畫中,就有把手臂穿進袖子的武士形象。也許是爲了節省布料,久而久之,便出現了袖管變得很窄的披襖。
薄款的披襖,像是適合春秋天穿的風衣。加厚款的披襖,彷彿棉襖一樣披在身上,是典型的冬天裝備。
普通百姓的廉價冬裝
寒冷的冬天對老百姓來說並不好過。普通百姓享受不到達官貴人的種種取暖設施,他們只能竭盡所能地多穿衣服來對抗酷烈的北風。
絮衣是指雙層的衣服,裡面有填充物。但在棉花種植尚未普及的唐代,填充物一般是絲綿、亂麻、綿纊(kuàng)等。
絲綿十分柔軟,穿着舒適且保暖,但價格高昂,平民百姓用不起,只能找一些廉價的替代品。亂麻是紡線時的下腳料,綿纊是指品質很差的不能用於繅絲的蠶繭,只能拿來做填充物。甚至還有用蘆花做填充物的,因爲並不保暖,所以只有窮人才會穿。
紙裘是從魏晉到宋朝都很流行的廉價冬裝,此處的紙是指用楮樹皮製成的楮皮紙。窮人們穿不起皮毛,便把主意打到了樹皮上。製作的基本方法是用上百張楮樹皮,先製作成紙,再將這些紙放在一起蒸煮,加入胡桃等使之軟化,最後將這些紙壓制在一起,形成一塊衣料,就可以裁剪、製作衣服了。楮皮紙纖維強度高,厚實堅韌且不透氣,於是有了保暖的功效,但也因爲不透氣,穿起來舒適度不高。
文/張夢玥(漢服學者,著有《漢服通論》《我在唐朝穿什麼》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