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機場綜合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中小型機場是航空運輸業發展的主力軍,但目前,安全基礎、服務水平、人才專業化、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項,提升綜合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小機場與區域經濟發展論壇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安全總監舒明江說,中小機場堅持穩中求進,對構建全國民航安全命運共同體,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中小機場緊扣機場公共基礎設施定位,提升機場通達性,‘干支通、全網聯’服務模式得到推廣;深度融合出行上下游及周邊資源,創新發展模式,盤活存量資源,激活航空市場潛力;擴大國內通程航班服務範圍,推行中轉服務便利化,切實承擔‘基本航空運輸服務計劃’,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機場設備管理,是保障機場運行的關鍵環節之一。中國民航局機場司標準資質處副處長郭竟成介紹,今年8月份,R5版《民用機場專用設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通過交通運輸部2024年第10號令正式頒佈,這版《規定》優化了機場設備目錄的發佈方式,增加了機場設備經營要求,明確了新型設備檢驗准入的路徑,規範了設備交付與驗收標準,強調了機場管理機構與使用單位的責任義務,並建立了行政處罰後的信用公佈機制。
據悉,新版《規定》不僅強化了民航行政機關的監督職能,明確製造商、檢驗機構、經營單位及使用單位的法律責任,還將進一步提升機場設備從研發製造到經營使用的管理水平,對促進行業有序發展、規範設備市場秩序、保障航空運行安全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對於所屬中小機場運行保障資源不足、專業隊伍建設滯後、應急處置能力薄弱等問題,內蒙古自治區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郭涌介紹,該集團通過實施全方位、全系統、全要素的“干支聯動”戰略,在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實現對中小機場的集中管控、集聚賦能與集約發展。通過配載流程標準化和地面保障全鏈條科技管控,有效減少支線機場配載人員,降低了人力成本。
“我們正在以創新管理工作平臺,進一步豐富中小機場管理方法。”西部機場集團黨委副書記段克明說,該集團全面完成適航維修業務整合,垂直接管中小機場維修業務,實現安全、業務、資產、隊伍管理“四個統一”,促進中小機場適航維修保障能力提升。結合不同地區業務特點和發展需要,研究推進遠程塔臺、集中氣象預報、集中情報服務、多機場運通一體化運行等管理模式創新。隨着集團支線機場航班管理及運行調度系統、機場智慧能源監管平臺等信息系統的相繼投用,中小機場安全管理數智化水平顯著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內生驅動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民航局“干支通、全網聯”已成爲實現供給創造需求、暢通國內經濟循環的有效手段。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探索“緊密聯繫幹線機場,儘早形成優勢聯動”的綜合管理思路。湖北機場集團總經理助理孟立華說,該集團正在積極優化中小機場的航線網絡,與幹線機場形成優勢聯動。通過開通精品通程航線、加密直飛航線等方式,不斷提升中小機場的通達性和吸引力。
在實現低空經濟和中小機場相互賦能方面,浙江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安全質量與運行管理部總經理陳明榮介紹,集團以低空管服平臺和中小機場空管融合發展爲切入點進行探索,計劃通過組建空管公司,實現中小機場、通用機場、低空飛服等空管類業務的統一管理,以此助力集團中小機場和低空產業的安全協同發展。未來,將進一步探索遠程指揮等新技術運用,實現整體效益的提升,拓展運輸機場的通航功能,探索中小機場更多的低空應用場景,實現低空和中小機場效益的雙提升。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運營與創新業務部胡喆說,公司所屬的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推出了爲機場、航空公司、地服公司等多方主體提供費用歸集、數據整合、賬單核對的統一平臺,該平臺基於區塊鏈技術,生成各方共識的對賬憑據和賬單,因其具有不可篡改等特性,能爲機場與航空公司等主體提供實時、透明、可溯源的對賬功能。未來,將與合作伙伴共建安全、高效、互信的民航發展新生態。 (經濟日報記者 崔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