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署推「多元運動」體育課不再只有跑步、打球

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右)、學校體育組副組長蔡忠益(左)推動「多元運動」,希望藉此增加更多基層運動人才。(陳筱琳攝)

教育部體育署近年推動「多元運動」,在各級學校推動體育運動種類,提出「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的政策目標,好逐年提升學生規律運動人口,目前已見初步成效,去年首辦「區域運動聯賽」,立刻獲得7縣市響應,帶動鄰近學校更多互動連結與技術交流,並整合體育運動資源,協助學校加強基層運動人才培育

早期學校體育運動多以球類爲主,在科技影響體育課發展自主風潮下,體育課程教材編撰或運動社團的種類,逐漸朝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專業自主,加上結合各校各地人文環境條件發展,學校體育教育早已邁入一個運動種類多元發展、多元教育目標的階段,體育課不再只有跑步、打球等選項

爲了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運動,體育署特別推廣「民俗體育」,歷年委託國立臺南大學辦理民俗體育競賽項目包含扯鈴、陀螺、踢毽、跳繩等11種項目,每年逾5000位學生參與,這些動態的精緻身體活動內涵堪稱各地文化的菁華,也是臺灣文化的驕傲,在全球化的今天,希望能透過學生的參與,以傳統文化爲根,注入創新能量打造民俗體育新魅力

體育署更於去年度起,首度跳脫以往單一全國模式,推動「區域運動聯賽」,輔導有意共同推動區域運動聯賽的大專校院縣市政府規劃辦理模式,並藉助單項運動協會專業提供賽事服務,提升學生以賽代訓機會,培養實戰經驗,獲得高雄桃園臺東雲林屏東嘉義、臺中等七縣市支持,推動了卡巴迪滑輪溜冰、藤球、擊劍、軟網橄欖球、舉重、角力等項目的區域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