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人老李的第四十個春運

出發巡檢前,徒弟爲李巖整理儀容儀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逸凡/攝

2025年1月14日凌晨0:02,K4159次列車緩緩駛出北京西站。這是今年春運北京地區開出的第一趟列車。

發車前,不少乘客還在尋找座位、放置行李,過道顯得有些擁堵。記者看到,一位頭髮花白的列車員耐心地囑咐乘客不着急、慢慢來,偶爾還上前搭把手。他叫李巖,來自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懷柔北機務段(以下簡稱“懷柔北機務段”),57歲,工齡40年。這是他經歷的第40個春運。李巖曾是火車司機,駕駛過4種車型。40年來,李巖親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大功率內燃機車,再到現如今的內電混動機車,見證了列車時速從35公里到350公里的跨越式發展,他深深地爲中國鐵路驕傲。

李巖印象最深的春運有兩次:一次是1999年,抽調他的跟車線路是成都方向。四川是勞務輸出大省,火車載滿了歸鄉人,爲了多拉人,幾乎沒什麼臥鋪,能安排的硬座車廂都安排上了,即便如此還是擠滿了人,走道過人都十分艱難。護送旅客平安抵達目的地後,他第一次切實地感受到鐵路人沉甸甸的使命。另一次是2006年春運,趕上父親病重,他感覺特別對不住家人。如今退休的妻子在家照顧雙方老人,兒子剛成婚,李岩心裡踏實。

年輕時,李巖常常駕駛列車在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上行駛;到了北京冬奧會,行駛在新的京張高鐵上的動車組司機是他的徒弟。李巖帶過不少徒弟,陶宏偉是其中之一。

25歲的陶宏偉是懷柔北機務段的副司機,今年春運擔任K4159次列車的見習列車長。提起2024年的回憶,他說起了與女友分手的遺憾——女方常年在山西工作,他在北京,兩人少有見面的機會。“沒有原則問題,就是現實因素,沒辦法”,陶宏偉摸了摸眼睛,他堅稱是困的——從13日凌晨5點上班開始,他至少20個小時沒合過眼了。車廂裡的每捲紙、每瓶插花、每張窗花、每個橫幅,甚至每個盤子,旅客們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每個細節,都需要列車員們當天提前佈置妥當。

凌晨兩點,李巖帶着陶宏偉準備出發巡檢。他們要在列車抵達衡水站前再檢查一遍工作,並提醒列車員注意時間,提醒旅客前方到站。硬座車廂不熄燈,一趟巡檢9個車廂,大約需要半個小時。李巖每到一個吸菸處都要打開看看,“超過3個菸頭就要清理”,一邊說着,他回頭囑咐着車廂的當值列車員:“這裡有兩個菸頭了,注意清理啊,小夥子!”今年,李巖的檢查工作多了一項——檢查衛生紙,“我們今年在列車的廁所內都加裝了衛生紙,提升旅客的舒適度”。

這趟K4159次列車是北京車輛段編組、整修、擔當的加開臨客列車,車上的90名工作人員中的大多數都是因春運而從懷柔北機務段的各個崗位抽調來的。今年春運,北京西站增開臨客列車40.5對,其中高鐵23.5對。

春運被稱爲“人類最大規模的遷徙”,這90個人的班組今年很“幸運”——K4159次列車只加開至臘月二十八,今年他們可以回家過年守歲。

說起新年願望,年輕的陶宏偉說要從副司機考到司機,還想找到雙向奔赴的愛情;李巖說,回去陪陪癱瘓的老母親,照顧她洗洗腳,剪剪指甲,掏掏耳朵,平凡的日子就是幸福。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