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低迷的中日關係 流水的日本首相

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彥因具鷹派色彩中日關係走向備受矚目。2005年他曾主張「在日本戰犯已被赦免,因此日本再無戰犯。」凸顯其對歷史問題認識不清,易引起周邊國家的憂心。野田佳彥出身自衛官家庭,對中日關係較爲強硬,但他在擔任首相後,思維若不修正,其結果必然是菅直人第二。

野田上任後,立即面對的是眼前的「三座大山」:一是如何處理好福島核電廠的核外泄;二是如何儘快實施災後重建計劃;三是如何應對日益惡化的財政經濟問題。此外,他還要面臨黨內派系鬥爭,以及來自最大在野黨──自民黨杯葛

野田佳彥的首相位子還沒坐熱,就被爆料指收取在日韓國團體和在日韓國人的多筆政治獻金。據日本媒體9月4日報導,在野黨已明確表示將會在國會開議後,追究野田的政治責任。即便日本共同社的最新民調顯示,野田內閣支持率爲62.8%,與菅直人內閣誕生時的比例相近,但野田內閣註定充滿坎坷,甚至他本人恐將難逃短命首相的命運

當前,野田佳彥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穩住首相位子,搞好黨內平衡,並應對來自在野黨的反擊,其中最大的困境是「扭曲的國會」,亦即民主黨掌控衆議院,卻對參議院無可奈何,內閣所提法案未必能在國會通過。囿於國內政經形勢窘迫,野田在外交上必須謹慎,他將以美日同盟爲基軸,分別強化與中國及韓國的雙邊關係,並明確表示,他及閣僚不會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震災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日本大使館弔唁死難者,中國總理溫家寶在5月的中日韓峰會後,親赴災區探望災民,並提出協助災後重建措施。中國是日本近鄰,經濟成長迅速,市場巨大,日本不可能不重視。地震後,陸客赴日旅遊減少,對日本觀光業造成衝擊,但這只是中日經濟相互依存的一個縮影

未來日本經濟的復甦,離不開中國,而中日關係穩定與否是基本前提。去年9月撞船事件導致中日關係跌入低谷,至今陰影猶存。雙方領導人應體認到,跌宕起伏的中日關係,對誰都沒有好處。

中日關係低迷的基調,將會繼續維繫下去,但日本首相猶如流水的兵,隨時可能換人。衆所周知,日相只是召集人角色權力有限,即使想採取鐵腕政策扭轉局面,也沒有支撐的條件,只會換來更多的內耗。因此,筆者以爲,在野田內閣期間,中日關係會維持既有局面,出現大動盪與大改觀的可能性都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