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G7邊緣人?川普意識形態的困境

▲今年的G7,川普形單影隻,在衆多議題上被孤立,往日豪情不復見。(圖/路透

蔡仲禮開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最近,川普在G7會議上灰頭土臉。對美中貿易談話自我矛盾,小老弟英國首相強生嗆稱英國支持自由貿易。法國總統馬克宏私邀伊朗外長與會,突顯歐盟在伊核問題上,與美國不同調。最後,氣候和生物多樣性會談,川普選擇缺席。今年的G7,川普形單影隻,在衆多議題上被孤立,往日豪情不復見。

一位自由世界的領導人,何以在國際舉步維艱?思考這個問題,應從川普的意識形態、以及由此衍伸的施政作爲來看,才能獲得有意義的觀照

單以美國第一、貿易保護主義種族主義、或門羅主義來形容川普,都嫌解釋力薄弱。回看歷史,從過去大航海時期、代表殖民文化霸權的「東方主義」意識形態,來檢視川普的言行,或許能得到比較形式上的檢證

薩伊德1978年寫成的「東方主義」,是一套西方對於東方的認知與話語系統。西方對於東方的話語宰制,全出自「西方優於東方」的主觀想像建構。長久以來,「東方主義」的意識形態,被西方知識界及公、私體系奉行不渝,是西方進入東方的重要門檻。

在這個意識框架裡,西方被描繪成是進步的、科學的、文明的;相較之下,東方是落伍的、缺乏文明的,無法自我管理,需要西方來統治,爲帝國和殖民主義提供侵略口實

拋開艱澀理論,日常生活中,「東方主義」的例子俯拾皆是。歌劇、電影不乏東、西方異國戀,東方女子被物化的不幸。美國人心目中的紐約中國城,永遠是陰暗擁擠、餐後有幸運籤餅曼哈頓唐人街,不是皇后區現代化的法拉盛。電影「法櫃奇兵」,面對舞刀阿拉伯人,瓊斯博士不屑地拔出手槍,一槍解決對手。這些,見微知着,都是薩伊德筆下控訴西方文化傲慢、偏見與霸權心態的具體符徵。

2016年,川普贏得大選,整個治理意識形態,彷彿回到「東方主義」的教條語境。包括歧視穆斯林移民,邊界築牆、貶抑女性、鼓動種族仇恨、退出環境公約及TPP、推動貿易保護主義等。整體而言,這是一種以帝國主義的霸權文化爲軸,對異己文化所進行的弱化與宰制。不同的是,「東方主義」是一套嚴謹的論述話語,川普則善用煽動性的庶民語言,包裝「東方主義」的核心概念。

▲川普在貿易戰上漸居下風,實歸咎於「東方主義」的傲慢心態、低估對手所致。(圖/路透)

試從當前美國面臨的重大議題,與「東方主義」內涵作比對:

一、美中貿易:慣性的低估

「東方主義」講述的帝國殖民時代,西人恃強逼迫落後國家開口通商、簽訂不平等條約,背後倚恃的,就是白人至上的優越心態。川普對中國貿易開戰,部分也是出於相同心態,站在優越視角對中國施壓。詎料中國以黨領政的統治結構,可輕舉傾國之力抗侮,忍受短線陣痛,後發先至。川普在貿易戰上漸居下風,實歸咎於「東方主義」的傲慢心態、低估對手所致。

二、美伊關係:慣性的誤解

薩伊德書中所謂的東方,指的原是近東的阿拉伯世界。百年來,西方對於穆斯林的誤解、醜化刻板印象未稍見緩。川普上任伊始,試圖禁止七個回教國家移民美國,雙方成見日深。美伊情勢惡化,未使歐盟站到美國陣線,對於解決伊核立場,雙方更是南轅北轍。換言之,延續「東方主義」將阿拉伯世界視爲異域及帶有偏見的理解,使美伊問題陷入泥淖

價值觀念歧異,使美國與歐陸盟友漸遠。(圖/翻攝自梅克爾IG/ bundeskanzlerin)

三、美國與歐盟關係:慣性的對立

這是普世價值與偏狹思維的對立。川普掌政後,「東方主義」詬病的問題逐一浮現,看在以民主、人權、自由爲立國根本的西方國家眼裡,早生不耐。價值觀念的歧異,使美國與歐陸盟友漸遠,也難怪川普在G7峰會中處處被穿小鞋了。

四、種族問題:慣性的歧視

川普諸多爭點,以人權問題最受關切。美國建國過程,對於世界人權發展,有三大貢獻。其一,1862年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爲人權平等跨出歷史性的一步。其二,一戰結束後,威爾遜總統提出民族自決宣言,協助第三世界國家走出殖民陰影。其三,2008年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成爲少數族裔爭取正義平權的里程碑。這些,都是美國百年來,突破「東方主義」的偏狹框架,帶給人類的寶貴資產。但是,川普顯然沒有延續這個價值傳統。

「東方主義」指涉正義失序的情境,如今再現川普領政的美國。日前,川普對着天說:我是「天選的」,是發動美中貿易戰的不二人選。問題是,明年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在民主黨迄無強人挑戰下,「天選的」極有可能變成「民選的」。理解了川普「東方主義」傾向的意識形態脈絡,再來重新檢視未來美國與世界以及臺灣的關係,或許較能做好政策判準、妥慎因應

格陵蘭島的誘惑 爲什麼川普非買不可?

►日韓持續交惡 中國趁勢抗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