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虎“難養”車生意?
文丨江心白
出品丨消費最前線
3月份,途虎養車發佈了2023年全年財報。去年,途虎養車營業收入136億,同比增長17.8%;經調整後淨利潤4.8億,毛利額33.6億元,毛利率24.7%,較上年度提升5.0個百分點,這也是途虎養車首次實現全年扭虧爲盈。
細究近幾年,途虎養車格外努力。不僅門店數量在加速擴張,從2021年的3853家擴展到2023年年中的5129家。註冊用戶與交易用戶也在不斷增長,財報顯示,去年途虎註冊用戶1.15億,全年交易用戶數1930萬。
當然,途虎除了加倍奮鬥,也沒有第二種選擇。
一直以來,汽車後市場都是一樁難做的生意,但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已達3.36億輛,再棘手的生意都顯得越發誘人。途虎好不容易從虧損的泥沼裡脫身出來,還要面臨京東、天貓、抖音、滴滴、美團……一大幫互聯網大廠的逼殺。
就在1月份,途虎還在與京東對簿公堂。這還不算各種經銷商與個體戶,種種跡象顯示,這家汽車後市場裡的巨頭企業,養護得了汽車,遲遲養護不了自己。
“途虎”太小,市場太大?
國內的汽車後市場日漸繁盛,與整個汽車消費市場息息相關。
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保有量已經位居世界前沿,但汽車數量多的同時,平均車齡也一再增長。2022年,灼識諮詢給出的一組數據是,當前國內汽車平均車齡是6.2年,預計到2027年,平均車齡會達到8年。
值得注意一點,當前的汽車消費者多以年輕人爲主。《新青年汽車消費觀報告》顯示,2021年首次購車年齡中18歲至25歲購車用戶佔比爲36.05%,其次是25歲至30歲用戶佔比爲34.88%。
通常新車的保修期只有三年,年輕車主往往更注重汽車的養護,一旦超過三年,不少車主就會從主動尋找第三方養車門店,除了尋常的養護,機油、變速箱油、剎車、火花塞、冷卻液、空調的保養也隨着平均車齡的增加而提上日程。
屆時,汽車後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高達1.9萬億元。
途虎一開始就看中了這片市場的潛力。截止2023年,無論是從收入上,還是門店數量上,途虎養車都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獨立汽車服務平臺。爲此,途虎付出了不少心血,從2019年到2023年上半年,光銷售費用就花了差不多65億。
可如此大的體量,放眼整個汽車後服務領域,卻連1%的份額都佔不到。
根據公開資料,途虎養車在汽車服務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只有0.9%,排在後面的分別是殼牌喜力愛車中心、馳加、天貓養車、京東養車,這四家的份額分別是0.3%、0.2%、0.1%和0.1%。
剩下98%的份額都在街邊個體戶與經銷商手裡。
時至今日,汽車服務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仍然是那些4S店,根據一份相關報告分析,4S店在整個汽車後市場中佔據了約60%的份額。但途虎們的轉折點似乎也在這裡,一個關鍵趨勢就在於,這兩年,4S店倒閉現象氾濫。
數據顯示,2022年,有40%的汽車經銷商倒閉,當時已有超過半數的汽車4S店處於虧損狀態,平均每天約有11家4S店倒閉。2023年上半年,經銷商虧損比例高達50.3%,盈利的僅有35.2%,持平比例爲14.5%。
甚至在新能源汽車佔據市場上風之際,4S店變得越來越可有可無。不少新能源汽車品牌直接開起了體驗店,入駐窗明几淨的城市中央商圈。汽車新零售模式,一度讓服務環節跳出傳統的4S店,第三方服務商的“春天”就要來了?
然而,事實並沒有途虎們想象得那麼順利。
要知道,4S店倒閉虧損成風,根本原因在於汽車銷售環節。以A股最大的汽車經銷集團廣匯汽車爲例,2022年,其整車銷售實現收入1152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86.27%,但該業務毛利率低至0.44%,毛利潤剛過5億元,利潤比例僅爲5.87%。
後服務環節反而是整個經銷商業務鏈上最大的利潤點。廣匯的維修服務等收入規模雖遠不及賣車,但盈利能力較強,毛利率高達31.72%。如此一塊“肥肉”經銷商怎麼可能拱手讓人,途虎想取而代之,恐怕還要耗上很長一段時間。
“二道販子”要被殺死了嗎?
在汽車後服務領域,個體門店的存在感也不容忽視,有數據顯示,國內71.4萬家汽車服務門店僅有7%是連鎖店。
換句話說,國內汽車服務一直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尤其對比成熟的海外市場。以美國爲例,美國汽車服務整體以連鎖企業爲主,佔比約高達80%,其中前四大公司的市場份額佔到了30%。
不可否認,途虎空有市場份額第一的名頭,卻有名無實,這無疑加劇了企業內心的不安。作爲互聯網玩家,又要面臨線上紅利消失,買量成本劇增的風險。
事實上,早在2022年,途虎就開始感到一絲寒氣。當年,月狐iAPP發佈的數據顯示,國內汽車養護行業2022年Q2月活均值約爲4954萬,同比前一年僅增加了0.9%。反觀藏在大街小巷的那些個體門店,狀態遠沒巨頭那麼焦慮。
同樣不安的還有京東與天貓。
截止2022年底,天貓養車的門店數達到2000家,京東養車達到850家。可它們也依舊逃不過佔比不足1%的市場魔咒。看起來,汽車服務市場裡的“貓狗虎”雖然時常互毆不和,但至少有共同的煩惱:巨頭鬥不過體量龐大的零散個體。
因此,途虎一心想要突出自己的品牌規模,來殺死街頭那羣“二道販子”。
這兩年,途虎養車在營銷上瘋狂砸錢,不僅請來黃渤代言,還曾兩度贊助電影《長津湖》,線下更是在不少城市鋪設了53個高鐵站廣告。此外,途虎還在養成自己的供應鏈體系。以輪胎爲例,途虎已經連續8年舉辦輪胎節,去年參加途虎輪胎節的品牌就有德國馬牌輪胎、固特異、鄧祿普、韓泰、普利司通……
截至2023年3月31日,途虎養車擁有中國最大且最準確的汽車零配件數據庫,涵蓋286個品牌,超過6.6萬款車型,匹配準確度高達99.99%。無獨有偶,天貓養車掌握國內98%主流車型精準養車方案,擁有上億級底層數據,可以針對不同車型車況提供更精準的保養、維修、洗車、美容等一站式養車服務。
然而,這些招數管用嗎?汽車服務市場無比誘人,途虎們在絞殺個頭門頭的同時,一轉眼發現本地生活入局了。
先看美團方面,去年五月份,美團取消了汽服門店入駐費用,到7月初,上線美團的汽服店數量就超過了9萬,與放開前的1.3萬相比,數量大幅增加。抖音則通過直播帶貨來撬動市場,早在2022年1-9月,通過抖音直播和短視頻下單的汽車後市場訂單量同比增速接近180%。
相關數據顯示,汽車後市場在抖音上擁有3億的興趣用戶體量。
本地生活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給那些個體商戶提供了“避風港”,也讓着急壯大市場份額的途虎欲哭無淚。更有意思的是,在途虎忙着着墨品牌形象,擴大門店數量時,旗下越來越多的加盟商,因爲管理困難,漸漸與“二道販子”無甚區別。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途虎養車的門店總數包括161家自營工場店、4968家加盟途虎養車工場店及20013家合作門店。
途虎只對自營門店有較強控制權,第三方門店加盟,既沒有途虎統一的店面設計也沒有品牌標識,只對平臺線上業務負責,這就導致不少車主在加盟店被刺。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途虎養車的投訴累計共976條,途虎養車還曾多次將加盟商訴至法庭。
途虎註定要跟它們苦苦周旋,這是早就註定了的戲碼。
下一條生路:爭搶新能源?
誠然,途虎也逐漸開始青睞新能源,爭取早日實現“油電兼修”,這是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下的必然結果,也間接爲整個汽車服務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3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零售銷量爲773.6萬輛,同比增長36.2%。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35.7%,同比提升8.1個百分點。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有望突破40%。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售後市場產值規模將達1000億元。
這1000億再次激活了汽服圈各家的好勝心。
衆所周知,新能源汽車進入消費市場,其中一個關鍵難題就是維修門檻高。特別是三電系統,更讓不少第三方汽服門店一籌莫展。途虎想要抓住新機會,要考慮諸多方面的不便:
首先就是在新能源車售後領域,最大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車企手裡。這裡面既涉及到零配件供應鏈,也要牽扯到汽車智能化浪潮下,車企十分注重自研與技術“護城河”,很難做到真正的服務共享,第三方接手提供售後服務並不現實。
第二,國內現階段缺乏一定的新能源汽車養護人才。
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數據顯示,全國50萬家汽修廠,其中真正能修新能源汽車的最多不超過1萬家。到202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人才總量預計達到120萬人,人才缺口預計達到103萬人。其中,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將面臨80%的人才空白。
第三,即便途虎能順利入局,新能源汽車動輒比整車還要高的維修費用,讓本來靠零件生意就吃不到多少利潤的企業更雪上加霜。一直以來,途虎都被外界嘲爲是一家“汽車零件公司”,輪胎和底盤零部件業務,撐起途虎的半壁營收。
但這一塊業務的毛利潤微乎其微,途虎從2019-2023年一季度,同期的毛利率僅爲3.9%、7.8%、9.0%、14.1%和16.2%。當期營收佔比卻是高達54.6%、48.0%、43.2%、39.8%和41.5%。
新能源汽車維修向來以天價聞名。We Predict對2016年至2021年間的大約1900萬輛汽車進行調查統計,發現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成本比燃油車高出1.6倍~2.3倍。特別是電池,電池的維修花費相當於整車價格的一半,甚至有車型的零整比高達98.72%。
這一項業務至今仍屬於車企與動力電池廠商。例如蔚來爲了提高車主的消費體驗,降低一定的維護成本,就推出了電池租賃方案。事實上,即便這塊市場轉移到途虎等第三方企業,三電系統所需的維修也相對較少。
傳統燃油車裡,發動機、變速箱的維修約佔整體維修市場規模的40-50%。新能源汽車顯然沒帶不起那麼大的業務,利潤也就此下降。36氪報道顯示,某家新能源售後授權門店毛利率約爲40%,比傳統燃油車售後店約50%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在整個汽車產業鏈中,真正賺錢的是服務週期更長的養車服務。
可養車並不算高的門檻,早就被人踏破了。途虎之外,天貓養車、京東養車也在新能源領域不停地圈地跑馬,車企本身更是緊咬後服務市場不放,不少車企爲此專門推出了“服務無憂險”,方便日後車主養車護車。活力迸發的新能源行業的確是途虎們不可小覷的一條新賽道,但要踏上這條路,需要付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