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翔文/東京影展觀影筆記
文/塗翔文
第29屆東京國際影展在日前結束頒獎,這是我連續第六年參加。近年來東京影展一直對中國電影相當友善,像范冰冰、王景春等都曾相繼在此獲封帝后。結果今年主演《不成問題的問題》的範偉狹金馬影帝入圍之姿,最後閉幕前兩天親自來到東京,最後還是沒能得獎,敗給在《終生美麗》(Die Beautiful)中飾演變裝皇后、雌雄莫辨的菲律賓知名主持人/演員保羅巴里斯提洛(Paolo Ballesteros)手上。這位新科影帝甚至還再度扮成片中造型親臨領獎,成爲今年最大「嬌」點。《不成問題的問題》最後也沒有空手而回,獲頒藝術貢獻獎。影后則是主演北歐電影《Semi Blood》的女演員Lene Cecilia Sparrok獲得。至於最佳影片大獎則頒給了曾執導過《琴鍵四分鐘》等片的著名德國導演克里斯克勞士(Chris Kraus)以新作《昨日之花》(The Bloom of Yesterday)拿下。
▲《不成問題的問題》獲得藝術貢獻獎(圖/東京影展提供) 《昨日之花》描寫一對分別身爲納粹與受害猶太人後裔的男女,竟因大屠殺相關史料研究工作的緣故而彼此相識,最後甚至陷入熱戀、卻又發現殘酷事實而身陷痛苦掙扎的愛情故事。導演用帶點瘋狂的幽默詮釋這段某種程度上像是命定似的殘酷愛戀,歷史的真象讓人傷痛,唯有非理性的愛情有辦法衝破障礙。講猶太人與大屠殺的電影總是討喜,本片不淪爲哭哭啼啼或過度嚴厲控訴的老舊觀點,或許是最後勝出的原因。兩位男女主角表演精彩,我個人認爲這座最佳影片獎其實有一大半應歸功於他們。
▲保羅巴里斯提洛以菲律賓片《終生美麗》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圖/東京影展提供)政治正確很重要,除了種族議題,性別議題亦然。菲律賓片《終生美麗》(Die Beautiful)也是今年的風光大贏家,除了影帝獎,也是觀衆票選獎得主。故事主角是個從小就很清楚自己比較喜歡當女人的男子,因性別認同問題而逃家之後,他開始追求自我,成功扮裝女性,而且立志當個選美皇后,沒想到卻在真正在扮裝選美上奪冠的那一刻卻意外過世。她的友人決定讓她死也要死的最美麗,隨着她每天被換上的華麗造型,電影才緩緩追憶她傳奇似的一生。平心而論,影片並沒有拍得特別出色,勝在題材,以及男主角(或更應該稱做女主角?)保羅巴里斯提洛形神兼具的演出,讓這個角色既充滿尊嚴又獨具魅力,除了驚喜封帝,影片讓人笑淚交織的通俗劇風格,也獲得觀衆青睞成爲票選獎得主。今年菲律賓片表現不凡,在「亞洲新銳」單元獲得大獎的也是菲律賓片《Birdshot》。華語片一向還是能在東京影展佔得一席之地。東京影展對於亞洲電影的競賽還是要求要有「世界首映」的高規格,臺灣電影近年來多半選擇釜山爲亞洲首映,越來越難擠進競賽,大多列名觀摩。和去年一樣,兩個競賽單元都各有一部中國電影雀屏中選,巧的是,今年兩部中國作品都是黑白片,也都有復古情調,正巧也都各自在十月一號公佈的金馬獎入圍名單裡現身。正式競賽選的是梅峰執導的《不成問題的問題》,而亞洲新銳競賽裡選的則是張大磊的《八月》。
▲亞洲新銳競賽張大磊《八月》(圖/東京影展提供)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是著名編劇梅峰根據老舍的短篇小說所改編,以抗戰時期的重慶爲背景,描寫一個農場管理人面對資方、工人之間如何保位求全的諷刺劇。影片以黑白攝影建立模糊的時代感,以固定鏡頭和大量對白堆砌角色之間的內部矛盾,怎麼看都看得出來借古諷今的寓意。片子有點冗長,入圍金馬獎的範偉表現沈穩,但從片子本身到表演的呈現上,都缺少了一些爆發力。相較之下,新導演張大磊執導的《八月》同樣是以黑白畫面展現復古的時代感,整體構圖與攝影質感都明顯突出許多。影片透過一個小男孩的眼光,對照出九0年代小城裡面對至環境變遷、公營片廠被迫關門所造成的動盪,大人們對未來充滿焦慮,小孩卻只擔心眼前的開心事。在冷靜而節制的影像下,充滿生命力量與豐沛情感,很有機會成爲金馬獎的大黑馬。
▲《聖之青春》走紅毯(圖/東京影展提供)至於日本片部份,兩部競賽片我偏好金馬國際影展正在映演中的《安曇春子行蹤不明》,透過三條敘事裡不同階段的年輕男女的各種事件,漸漸累積到最後原來想講的是女性在整個日本社會裡的處境,迂迴輾轉,卻在形式與命題上都有充滿活力的詮釋觀點,遠勝過另一部改編自「怪談」同名短篇重拍的《雪女》。至於「特別放映」單元裡出現了由Super Junior成員藝聲與名模佐佐木希合作的異國愛情故事《我的韓文老師》,影片幾乎主要在琉球取景,大概只剩下日、韓跨國合作的偶像組合,影片本身其實拍得非常平庸。反而一向在影展裡常被忽略的閉幕片,今年選中描寫天才棋手鬆山聖璀璨卻短暫一生的《聖之青春》,影片在穩健的手法中成功拍出了就算活到最後一刻也要追求夢想攻頂的那股生命韌性,松山研一不只增肥奇觀,也確實演出了那股發自內在的爆發力,引人動容,本片也在金馬國際影展中映演,希望早日有機會被臺灣片商引進。
●塗翔文淡江大學傳播碩士,研究武俠片。曾任第13-15屆臺北電影節策展人等職,現爲電影工作者,併爲〈聯合報〉、〈財訊〉、〈明周〉、〈ELLE〉等撰寫專欄。編着〈電影A咖開麥拉〉、〈瑞典電影〉,曾以《第四張畫》入圍金馬獎原着劇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