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哭着說不想去幼兒園,你的回答太重要了

節後入園第 2 周,你家娃今天早上去幼兒園的時候哭鼻子了嘛?其實,很多小朋友都容易出現“入園焦慮”,媽媽 @Chen 發來提問:

@Chen,先說聲祝賀,上幼兒園對你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你的問題,讓我想起了一個爸爸之前分享過的故事:

女兒剛上學前班時,本來早就會獨自穿衣服的她突然不願意穿了。爸爸要去幫忙,她又十分抗拒,每天早上都要在穿衣服上彆扭好久,大人講道理、生氣都不行,不僅浪費時間,還搞得心煩意亂。

這個被氣壞的爸爸是遊戲力育兒的創始人科恩,在我看來,他是全世界最會帶娃的男人:女兒兩歲時,妻子在醫院值夜班,科恩成了照顧孩子的人,身爲心理學博士,他把自己的專業和育兒實踐結合,獨創了父母遊戲力的概念和一整套遊戲育兒方法。

你看,堂堂科恩,連奧巴馬都是他的育兒方法的粉絲,也有搞不定孩子的時候,爲什麼呢?

其實是因爲,他的女兒剛剛從愉快的幼兒園去了相對嚴格的學前班,她在用“不要穿衣服”的方式傳遞一個信息:“我還沒準備好長大”。

@Chen,你現在面對的,是同一個問題。你是一個盡心盡責的好媽媽,在入園準備上,可以說是“把能做的都做了”,我相信有你的陪伴,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發展肯定都不錯。可能也是因爲這樣,孩子的入園表現讓你有了落差。

這時候,我們做家長最重要的心理建設,是要開始去接受養孩子沒有標準答案,不是你做了所有正確的事情,就能拿到一個 A+,因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無法預設的,他也有自己成長必經的功課。

對孩子來說,去幼兒園是走向獨立的第一步,就像飛機起飛前,要在跑道上經歷一段緩慢的滑行,身爲媽媽,你做了再多萬全的準備,也不能代替他去完成這個過程。

想明白這一點後,我給你的最重要的建議是:

接納孩子的情緒。

想想我們自己,都是成年人了,是不是還會有不想去上班的時候?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很正常的情緒,人家還是個寶寶呀!

沒必要着急地用:“幼兒園多好玩啊,怎麼會不想去呢”或者“每個孩子都要去的,你看別的小朋友都開開心心的”,這種表述來否定孩子的感受,因爲感受是很個人的,不需要被評判,只需要被接納,你可以平靜地告訴他“我理解你不想去上幼兒園”,“確實,去幼兒園和待在家裡很不一樣,一開始可能會有點辛苦”,你能不能真的認可這一點,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然後,我們可以尋找一種方式,幫孩子釋放壓力和情緒。

@Chen,從你的描述看,孩子出現的哭鬧、夜醒、黏媽媽,都是壓力下的行爲倒退,他的潛臺詞和科恩女兒一樣,“長大真的有點累,我還想當個寶寶”。

所以,我們可以回到科恩的故事,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直到有天早上,無計可施的科恩隨手拿了身邊兩個毛絨玩具,假裝一個娃娃很毒舌:“哈哈,她不會自己換衣服吧?她不知道怎麼穿衣服啊!”

另一個正能量娃娃說:“她會的,她真的會自己穿衣服。”

毒舌娃娃反駁:“她才 5 歲,纔不會自己換衣服。”

正能量娃娃信心滿滿:“她會的,她是最了不起的姑娘!”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小姑娘在笑聲中換好了衣服,並且十分期待第二天繼續上演娃娃大戰的戲碼。

這個遊戲爲什麼就有用了呢?因爲父母接納了“你還是個孩子,有無理取鬧的時候”,同時,也在表達“我知道你很棒,你肯定會長大的”。

你的孩子本質上需要的也是這樣的支持,3 歲後,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他會不自覺地想要跟媽媽分離,他對上幼兒園的開心期待,都是真的;但同時,入園意味着要迎接一系列新的挑戰,從生理到心理,都需要時間適應。

要釋放這種壓力,遊戲是個好辦法。

回想一下孩子更小的時候,他在醫院捱了一針,回家後會怎麼做呢?他會玩打針的遊戲,當他拿着玩具追着要給你打針的時候,你配合地嚷嚷“醫生,不要啊,我害怕打針”,就會讓他笑得停不下來。

遊戲可能只是假裝的,但是從遊戲中振作起來的力量卻是真實的。

所以,你最近陪孩子的時候,不管用什麼形式,都可以嘗試引入幼兒園的主題,給孩子一些引導和幫助。

比如搭積木,可以讓孩子搭幼兒園,再放上一個樂高小人,你可以扮演那個在幼兒園門口哭着喊着說“我不要去”的小朋友,讓他來當那個送小朋友去幼兒園的爸爸。

或者玩角色互換的假裝遊戲,讓孩子當老師,給爸爸媽媽上課。當他能在遊戲裡反過來安慰你“沒關係,不要哭,幼兒園很好玩的”,你大概就可以放心了。

看繪本的時候,也可以給出一些引導,“小鴨子爲什麼哭了?是不是肚子餓了?是不是玩具壞了?”也許孩子會告訴你,“小鴨子在幼兒園摔了一跤,哭了”,也許他還不能清楚地表述,這都沒關係。最重要的不是套路,而是你能給他輕鬆溫馨的交流氛圍、釋放壓力的渠道。

最後,我想說,今後三年裡,孩子肯定會有很多不想去幼兒園的時候,每一次的情緒裡,可能都藏着一個小小的挫折,你沒必要每次都緊張、或者非得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你只要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他就好。你先學會容忍孩子受到的挫折感,他才能真正地去面對和成長。

就像科恩說的,他一開始還在擔心以後要每天都玩兩個娃娃的遊戲,可是幾天之後,女兒就養成了自己穿衣服的習慣。後來偶爾有幾次,她會直截了當地要求:爸爸,來玩那個說我不會穿衣服的娃娃遊戲吧!

這種時候,他就會知道,孩子有點小情緒,但是很快就會好的。

你和孩子之間,一定也能找到這樣的溝通方式。

最後,祝願大家,每天都能在愉快的氛圍裡,把小朋友送進幼兒園,如果不能,也不要緊,耐心一點,時間自有答案。

配圖來自《天才少女》《乘風破浪的姐姐》《喪失名字的女神》

參考資料:[1](美)勞倫斯·科恩著;李巖譯.《遊戲力》[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