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不應被忽視於社保之外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21日電 題:外賣騎手,不應被忽視於社保之外

中新網記者 黃鈺欽

近日,中國多家平臺企業相繼宣佈將爲外賣騎手繳納社保,受到輿論場的普遍關注。長期困擾大部分外賣騎手的五險一金缺失問題,終於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作爲中國平臺經濟飛速發展的產物,在過去十餘年間,“送外賣”由一種新興現象變成爲一種新興職業。據統計,中國已經成爲全球第一大的外賣市場,騎手數量超過1000萬,日均配送額超過8000萬單。

但這樣一羣藉由巨大互聯網紅利和加速城鎮化催生的勞動者,卻充滿流動性和不確定性。隨着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外賣騎手面臨多重困境——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安全保障不足,而其中最爲突出的莫過於社會保障的缺失。

正如有分析指出,或隱或現的平臺及其曖昧態度、複雜的勞動關係、不一的交保意願和冗長的司法週期等,像蜘蛛網一樣把騎手羣體編織其中。穿着各色外賣平臺工服的騎手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某種程度上卻是社會保障體系外的“隱形人”。

究其原因,一方面對企業而言,爲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無疑會付出巨大成本,而對於騎手來說,短期收入的吸引力大於長遠保障,社保本身可能也成爲次要選擇。

但也有研究指出,更深層的原因在於勞動關係的特殊性——騎手與平臺之間並非傳統僱傭關係,而是通過衆多中間商建立聯繫,這種模式切斷了雙方的法律紐帶,導致騎手在工傷等事故中難以獲得應有保障。

面對平臺經濟催生的這一新興問題,近年來中國政府部門一直在積極推進解決方案的制定與實施。例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明確要求頭部企業應履行用工責任。其中提到,“企業要引導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根據自身情況參加相應的社會保險”。此後,對標工傷保險體系推出職業傷害保險等措施,也顯示出中國官方持續推動外賣平臺完善騎手的勞動權益。

當前,社會對企業的評價標準早已不侷限於單一的財務指標,對員工權益的重視程度正成爲衡量企業價值的重要尺度。平臺企業主動爲騎手繳納五險一金,除了給靈活就業羣體帶來直接權益保障外,也表明越來越多企業正通過切實行動提高勞動者權益保障水位。

回顧過去,在平臺經濟飛速發展的十多年裡,人們已經聽慣了企業作爲主角的宏大敘事。而關於外賣騎手的故事,齒輪如今再次轉動。平臺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故事的主角須迴歸到一個個具體的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