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比亞迪等中國車企或放棄美國,轉而鎖定拉美市場

據彭博社報道,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在面臨更多限制措施之前,或決定放棄美國市場。

近些年,中國車企接連在墨西哥和巴西建立工廠。報道指出,這些車企主要面向規模更小、有利可圖,且容易進入的拉丁美洲市場,而非美國。

1. 安全調查和特朗普並非唯一的障礙

即使不考慮美國政府所謂的安全風險調查以及特朗普100%的關稅威脅,中國車企可能也會因爲27.5%的進口關稅和美國本土的競爭對手而避開美國市場。現代·起亞的經驗表明,在美國建立聲譽也需要大量資源和時間,而且還需要適應該市場對大型SUV和皮卡而非緊湊車型的明顯偏好。

儘管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和其他大多數中國車企都在進行海外擴張,但它們近期都沒有進軍美國的計劃。唯一的例外是擁有沃爾沃和極星的浙江吉利控股。拉丁美洲也是一個體量較大的汽車市場,輕型車年銷量達400萬-500萬輛,約爲美國的三分之一和全球總量的5%。

2. 價格實惠的中國電動汽車打入拉美市場

通用、大衆等車企顯然不願在2025年年底前擴大平價電動汽車的規模,而這可能會無意中幫助中國車企打入新興市場。特斯拉還未進入巴西市場,而其在墨西哥的最低售價爲5萬美元。3月初,比亞迪在拉丁美洲推出的Dolphin Mini,這是其最便宜、最暢銷車型,起售價略高於2萬美元。這款緊湊型車或會複製比亞迪海豚、Atto 3和宋Plus DM-i之前的成功,根據巴西電動汽車協會(ABVE)的數據,這三款汽車幫助巴西純電動汽車和插混汽車的銷量從2022年的18,800輛提高到2023年的52,000多輛。

去年,比亞迪、奇瑞和長城在巴西10款最暢銷的純電和插混車型中佔到了六款。未來幾年,上汽名爵和哪吒也計劃在拉丁美洲推出更多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

3. 價格對新興市場消費者比品牌更重要

混動車和傳統燃油車也有可能提振中國車企在新興市場的收入。上汽集團和奇瑞進入墨西哥市場僅三年後就佔據了7%的市場份額,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競爭對手因芯片短缺而減產。中國汽車品牌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贏得了聲譽,而其製造質量的改善、舒適度和技術升級(如觸摸大屏和加熱座椅)也日益得到認可。2023年,它們在墨西哥市場份額的總和從2020年的1%躍升至10%,且隨着長城加大對哈弗SUV的出口力度,這一比例可能還會擴大。

拉丁美洲的消費者通常對價格敏感,且更偏好緊湊車型。在巴西和墨西哥銷售的輕型車中,緊湊車型佔比超過60%,而在美國和加拿大,這一比例約爲30%-40%。

4. 2026年中國車企在拉美的銷量有望達到60萬輛

新車型、本地化生產以及品牌知名度提高,有望推動中國車企在拉美市場的輕型車銷量超過60萬輛,較2023年的約30萬輛增加一倍。據計算,燃油車和普通油電混合動力(HEV)車型可能佔到銷量的三分之二。由於充電基礎設施有限,純電和插混車型可能依然偏向小衆,佔該地區汽車銷量的5%左右,而中國車企將在這一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5. 墨西哥和巴西工廠是爲滿足當地需求而建

中國車企在拉丁美洲新建的工廠應該有助於滿足當地不斷增長的需求,並降低監管風險。隨着監管機構尋求增強國內供應鏈,進口電動汽車的稅收優惠可能會逐步取消。巴西於2023年底取消了對進口電動汽車的免稅政策,並計劃到2026年年中逐步將稅率提高到35%。墨西哥對電動汽車的關稅豁免將於今年年底到期。在這些國家擴大產能將有助於中國車企規避進口關稅,同時提高市場佔有率。其供應商已經提前採取行動,這將推動零部件採購。

奇瑞在巴西已有兩家工廠,而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的工廠計劃將於2024-2025年投產。據報道,上汽集團、比亞迪和奇瑞正計劃在墨西哥建廠。

來源:國際財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