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大陸出口好 臺灣跟着好

旺報社評

韓國與大陸維持了30年的貿易順差,從今年5月開始逆轉,已連續4個月出現逆差,連帶韓國整體對外貿易呈現逆差。大陸一直是韓國貿易主要順差來源國,逆差的出現在韓國造成了不小的震動。臺灣與韓國同爲「亞洲四小龍」,產業結構、發展模式、出口結構相似,韓國出現逆差會是臺灣的警訊嗎?

韓國對臺灣的啓示

韓國與臺灣都是小型經濟體,相對資源有限,市場狹小,產業單一,但優勢產業顯著。這種類型的經濟體發展有賴於全球化運作,善用產業鏈與海外市場是發展的關鍵。與之相對的是大陸,大陸是大型經濟體,擁有相對豐沛的要素、廣闊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內需市場龐大,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心,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正因如此,韓國與臺灣都是大陸的重要貿易伙伴。

與韓國不同的是,臺灣對大陸貿易額與貿易順差仍持續走高。去年臺灣對大陸(不含香港)貿易順差突破1700億美元,爲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爲1225.2億美元,同比增長7.3%。雖然大陸近期針對性採取了一部分對臺限制措施,但從兩岸經貿整個體量來看,限制種類佔比較低,影響相對有限。

綜觀全局,大陸產業升級以及全球產業鏈的調整,是韓國對大陸貿易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臺灣對大陸貿易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剖析韓國與大陸貿易結構的轉變,對臺灣應有所啓示。

就內部因素而言,韓國對大陸貿易出現逆差,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產業升級緩慢,自主研發能力未能提升。韓國經濟主要靠大財閥拉動,財閥的壟斷地位讓其缺乏自主研發的動力,產品更新迭代緩慢。韓國雖然有不少高科技企業,但核心技術大都掌握在歐美手中,韓國無法自主決定生產什麼產品。內部自主研發動力不足,外部技術受限,讓韓國近年來產業升級舉步維艱。這一點,臺灣應當借鑑。

從外部環境來講,大陸與韓國之間產業的耦合程度及其變化,是造成兩者貿易結構轉變的重要原因。大陸與韓國30年貿易是「從互補到競合」的過程,大陸對韓出口最初以農產品、低端工業品爲主,而當時韓國出口大陸主要是鋼板、纖維等輕工業及重化學商品,貿易順差顯而易見。在後來相當一段時間,雙方貿易升級爲以半導體爲首的高附加值中間材料貿易,同時一直遵循着韓國出口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大陸再加工成成品銷往世界的分工格局。但隨着大陸產業升級,這一固有模式出現了變動。在韓國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液晶面板、智慧手機、電動汽車和新能源電池等領域,如今在大陸都能找到強有力的競爭企業。

臺企享有同等待遇

臺韓經濟結構接近,但兩岸經貿不是「競合」關係,兩岸發展經濟關係,從最初就有「融合發展」的默契。目前,兩岸貿易主要還是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下運作,大陸出口暢旺,自然帶動臺灣對大陸的出口水漲船高,即使在新冠疫情之下,兩岸經貿依然保持強勁增長。以半導體爲例,大陸是全球最大應用市場,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智慧化終端產品需求猛增,衍生出對產業鏈上游晶片需求的激增,同時帶動大陸自臺灣進口晶片的強勁增長。目前,在兩岸貿易結構中,中間產品貿易長期佔8成以上,不但體現兩岸產業鏈密不可分,更彰顯「大陸出口好,臺灣跟着好」結構不會變。

此外,大陸惠臺融合發展政策和幾代臺商的辛勤耕耘,讓兩岸經濟保持較高的依存度。這一點是韓國等其他經濟體所難以望其項背的。自2011年1月1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生效後的十年間,臺灣企業已通過ECFA享受了累計約70億美元的關稅減免。2018年以來,大陸相繼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助力臺企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等,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大陸近年提出「雙循環」發展模式以應對經濟全球化遭遇的逆風,各界呼籲加快給予臺資企業同等待遇,推動臺資企業加快融入大陸經濟「內循環」。同時,臺灣也應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大陸經濟的「外循環」,在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與大陸實現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