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口碑犯罪神作,改編美國連環殺人案件,這片上線就獲8.7高分
世界上最執着的私人偵探。
柯南?
福爾摩斯?
都不對。
來自一部真實的紀錄片,一位丟失了女兒,要找回真相的母親:
蹈火謎蹤:失落的女兒
Into the fire:The lost daughter
01
爲人父母最激動的時刻,是聽到孩子第一次喊媽媽,是整理ta學士服上的褶皺,陪ta丟學士帽,又或者是牽着她的手,交給她選擇相伴一生的人……
那麼最地獄的時刻呢?
是像凱茜這樣。
接到一封警察局的信。
上面寫着:
我們爲你致以真誠的歉意,您的女兒,死在了玉米地旁。
當然,更準確的結果,我們還需要你的DNA確認。
然而跟大多數父母不同。
接到噩耗的凱茜震驚之餘,還有着無法否認的悔恨。
那年她16歲。
她問過自己很多次,爲什麼偏偏是自己:
父親缺位,母親暴力。她從來無法從這個不正常的家裡,獲取愛的正常表達。
於是接下來的故事?
幾乎是最俗氣的,所有不良少女的故事:
愛上了不負責任的男友,生下了養不下去的女兒。
沒有人教過凱茜,應該怎麼成爲大人。
於是嗷嗷待哺的女兒,直接教會了她生活的殘忍。
凱茜已經記不清了,9個月大的孩子……怎麼捨得送走的?
或許是母親執意要求。
或許是……她真的必須承認:自己沒有能力,成爲一個正常的母親。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
凱茜無法面對自己,她想過自殺。
她不敢再懷孩子:哪怕遇到了愛的人。
她只能在對自我的日益催眠中,執行繼續活下去的這個動作。
並不斷地自我催眠:她(女兒)是去好人家過好生活了。
好人家?
握着信的凱茜,從回憶中驚醒。
如果是好人家,怎麼能允許養女失蹤21年?
母親有保護孩子的本能。
然而,凱茜沒有這個機會。
因爲把孩子送去領養的那刻起,她在法律上已不再是母親,於是警察和領養機構,都拒絕給凱茜關於女兒的信息:包括名字。
但這一次,凱茜不想忍讓。
她決意自己查。
我得繼續找她
而且我一定要找到她
一步步追查,她看到了女兒的照片,明媚可愛,衣服和髮型也都是最新款……看着完全不愁吃穿。
確實。
領養家庭需要滿足一定經濟條件,所以理論上說,女兒不管去了哪裡,生活都一定比跟着凱茜要強。
直到……
凱茜實地探訪,找到了女兒的朋友。
女兒安德莉亞,稱得上是活寶。
她愛逗朋友開心,甚至會根據朋友們的喜好,來改變自己的性格。
用流行的話翻譯一下,這叫“討好型人格”。
“討好”的本質,其實是由自我厭棄哺育的恐懼。
究竟是什麼,讓一個花季少女,那麼恐懼自己沒有朋友……甚至只是,可能讓朋友有點不高興呢?
答案只有一個:
她從沒在領養家庭裡,獲得完整的愛。
進一步凱茜發現。
女兒的生活,跟奴僕差不多。
吃的是夾着小酸菜和醬“剩菜三明治”。
身上有明顯的毆打、性侵痕跡。
而對這一切罪惡,養母的選擇,就像《漫長的季節》裡,多年屈服在丈夫強權下的大娘。
女兒孤立無援。
而接下來的故事,讓凱茜感受到了命運的無情戲謔……
是的,她的人生軌跡,幾乎在女兒身上殘忍復刻。
按照養父母的說法。
女兒是一夜之間叛逆,選擇了離家出走。
但這不可能是真相的全部。
凱茜知道,她正在走進一個人性的黑洞,這裡不會有光,不會有人與她同行。
但這是唯一一次。
她作爲一個失責的母親,可以自我救贖的機會。
02
“那不是你的女兒。”
聽到警察的DNA確認信息時的感受,凱茜終於可以從窒息的水中爬出,大口呼吸。
但這仍然只是開始。
即便屍體不是安德莉亞,凱茜仍然必須解決一個問題:
女兒去哪兒了?
她還在拼命找。
而接下來的種種傳聞,都讓她如墜冰窖。
女兒的養父丹尼斯,曾因私闖民宅和跟蹤同事被捕,甚至有人指控他強姦未遂後向一名少女開槍……
當然,這一切都沒有實際證據,警方也表示無能爲力。
荒誕?
如果你看過《冰血暴》,就會知道在罪惡面前:人的無能是常態,而大快人心的正義,才更像是荒誕。
凱茜別無選擇。
她只能化身猛獸,向丹尼斯一家開戰。
藉助網絡輿論,瘋狂造勢,指責丹尼斯是殺害養女兇手,試圖讓對方身敗名裂。
緊接着。
是在疑犯家的必經之路上豎立廣告牌,故意將尋找女兒的告示貼到他家附近,經常打電話到丹尼斯家裡辱罵……
但爲真相而戰的,其實不止凱茜。
面對猛獸的襲擊,安德莉亞也求助過朋友,和她信賴的權威。
執法部門也表示會重視,馬上派人覈實情況,關切地問安德莉亞“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是當着養父母的面。
之後,大人們找牧師、找心理諮詢,在教堂詢問安德莉亞前因後果:
但仍然是……當着養父母的面。
哦對了。
牧師還非常和藹可親地提醒安德莉亞:
-你可想清楚了再說哦
你知道的
這種指控對你爸爸來說,將是致命打擊!
你知道那樣的指控會對你爸爸造成什麼影響嗎?
-是的,我撒謊了
恥感與恐懼交織,像藤蔓一樣,腐蝕了安德莉亞的身體,也正式腐蝕了她的心。
她向世界求助了。
但這個世界沒有如她所願:
惡魔不止在人間。
他們還能用僞善和體面,牢牢地控制人間。
當凱茜得知了這一切。
她怎麼也想不通,女兒的失蹤,顯然跟丹尼斯一家秘而不宣的暴力有關。
可他們……怎麼有臉出現在失蹤者家屬聚會上?
今天
她有兩個母親在這裡
感謝你的到來,凱茜
凱茜忍不了。
在這個本該充滿love and peace的場所。
她的行爲,像一個剛從精神病院出逃的瘋女人:
說着嚴重的指控,“丹尼斯是殺人兇手”,甚至要跳起來扇養母的巴掌……
她舉着“尋找安德莉亞·米歇爾·鮑曼”的牌子,將丹尼斯的罪行公之於衆。
而誰又能想到……
這位優雅的養母說:
我沒忘記他做了什麼
但我原諒他
我恪守的我婚姻誓言
03
沒有任何證據。
但凱茜堅信:
安德莉亞不是失蹤。
她的屍體就被埋在養父母家的後院。
在所有人眼中,這個母親已經入魔了。
愛女心切可以理解,但怎麼能不用邏輯思考呢?
要是警方都像你這樣辦案,隨便就闖入別人家裡看後院,這社會還得了嗎?
凱茜的追查無疾而終。
直到多年以後,另一樁更殘忍的懸案浮出水面。
凱瑟琳,一個規矩的女孩,某日被上門姦殺。
犯罪過程極其殘忍。
警方鎖定了31個嫌疑人,丹尼斯本來排在排查名單的後面,但因爲凱茜丟過的亂石:散播丹尼斯是殺人兇手的言論,警察決定先調查他。
而最諷刺的也在這:
警方本來沒有證據逮捕丹尼斯。
他們只能以調解凱茜的騷擾爲由,纔有了合法的藉口,將丹尼斯帶到警局,在他用過的一次性紙杯上提取DNA。
失落的女兒,不止安德莉亞。
丹尼斯性侵過的女孩超過5個。
她們都是陌生人。
唯獨安德莉亞:這個求助過教會和師長的女孩,被殘忍殺害,並被埋在後院。
最荒謬的不是罪惡。
而是對受害者的污名化,原來可以反過來,成爲兇手的保護罩。
在面對失蹤調查時。
養父母竭力把安德莉亞,描繪成不良少女:
與養母吵架時動手、偷東西、交易毒品……
丹尼斯無疑是加害者。
但爲什麼一個少女失蹤了,沒人認真查?
是因爲“不良”的人,沒有被法律保護的權利嗎?
安德莉亞失蹤時,傳來了各種傳聞:
有人看到她漂染了頭髮;有人看到她大着肚子,似乎是懷孕了;還有人聽說她進入了成人娛樂行業或者跟一位卡車司機遠走高飛……
凱茜的堅持,等到了遲來的正義。
但正義的悲劇性還不在於滯後。
而是偶然。
被姦殺的凱瑟琳,爲什麼能讓警方嚴陣以待呢?
因爲她的父親是海軍上校,丈夫是空軍飛行員。
而凱茜,什麼都沒有。
要得到公道,她只能以憤怒爲燃料,把自己的下半生全部賠進去。
其他的動力可能會耗盡 但憤怒不會
它不需要餵食 它不需要睡覺
它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但想要完成一件事 就燃燒憤怒吧
人類爲了消滅不公和邪惡,發明了很多東西,有對簿公堂的司法程序,有撫慰人心的宗教組織,還有揭露人性的藝術。
但在真正的罪惡面前。
除了把自己武裝成野獸。
別無他法。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北野武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