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會得膽結石?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胃腸外科 馬晉平主任醫師

醫療專長:擅長胃腸胰腺外科臨牀常見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胃腸間質瘤切除術、各部位結腸癌、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腸癌保功能根治術;擅長胰腺良性和惡性疾病的外科治療;擅長減重代謝手術;擅長胰十二指腸切除等手術、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熟悉腹股溝疝和切口疝的各種外科治療;對肛腸常見疾病,如各型痔瘡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不惑之年的小美拿到今年的健康體檢報告,上面赫然寫着:膽囊結石。自己的媽媽就曾經因膽結石手術失敗去世,看到這個診斷着實嚇出一身冷汗。爲什麼會長膽結石?發現膽結石該怎麼辦?

膽結石發病率高達7%-15%

(圖片來源於網絡)

膽結石,也叫膽石症,就是膽道系統有了結石。人體膽道系統包括膽囊和膽管,因此根據結石生長的部位,膽結石可以分爲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其中膽囊結石多見。據統計,目前我國人羣中膽結石的發病率約爲7%-15%,而且近年來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爲什麼會得膽結石

膽結石病人女性多於男性,肥胖者居多。膽結石的原因目前尚無定論,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

膽石症病人的近親發生該病的機率更高。我國曾報道只有9個月大的小嬰兒患膽結石病的病例;美國也曾報道過印第安人70%以上中年人有膽結石,而他們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等與其他人種並無明顯差異。

2、性別

膽結石病人中女性佔70%,且懷孕次數越多,發病率越高。據報道,絕經後接受雌激素替代療法女性者,膽結石發病率升高。

3、生活習慣

膽結石在運動少人羣、體重超標人羣,以及較多攝入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人羣中多見。據統計,BMI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者,患膽結石的機率比正常人增加5倍;20歲至30歲的肥胖女性膽結石發生率比正常體重的同齡人高6倍;60歲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膽囊疾病和膽結石。英國研究發現,90%以上的膽結石病人都有吃甜食的習慣。

4、膽囊慢性炎症

有膽囊慢性炎症時,壞死脫落的黏膜和細菌、病毒等容易形成核心,促使膽固醇、膽紅素沉積,久而久之就形成結石。

5、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膽結石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

6、長期不吃早餐

經常不吃早餐會使膽酸含量減少,膽汗濃縮,容易形成結石。

體檢發現膽結石該怎麼辦

有些膽結石平時並無任何症狀,很多人都是在體檢時發現的。並非所有的膽結石都需要手術治療。無症狀膽結石需經專業評估,比如膽囊壁是否明顯增厚、膽囊收縮功能是否達標、有無惡變可能等,從而決定是保守治療隨訪,還是行膽囊切除術。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世界急診外科學會發布的《急性結石症膽囊炎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明確推薦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膽結石病人的首選治療方案,即使是老年人也應作爲首選治療方法,若有手術禁忌症的病人,可選擇藥物保守治療。有以下情況應考慮切除膽囊:

1、出現症狀且反覆發作;

2、膽囊壁鈣化;

3、結石呈淤泥狀;

4、結石超過2cm;

5、膽囊萎縮。

體外碎石不再是治療膽結石首選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體外碎石曾經是膽結石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但是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體外碎石後,細小結石排出膽道需經過兩個關口:一是膽囊管,其直徑僅2-4mm,且存在螺旋狀結構,結石不容易通過;二是膽總管末端的Oddi氏括約肌,結石也很難通過。一旦結石卡在膽囊管,可誘發膽絞痛、膽囊炎;而卡在Oddi氏括約肌,則可誘發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出現下列情況需緊急就診

1、膽絞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膽結石跑到膽囊管中,一旦膽結石卡在此處,膽囊的膽汁就排不出去,這時膽囊就會更加用力得收縮,引起膽囊痙攣而致膽絞痛的發生。膽絞痛時會出現上腹部疼痛並放射到肩背,出現發熱、黃疸等症狀。大多數人都能自行緩解,但是膽絞痛可能會反覆發作,特別是食用油煎、油炸食物之後。

2、急性膽囊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膽絞痛持續存在,機械刺激會引起細菌繼發感染,引起膽囊炎,嚴重時會引起膽囊化膿、穿孔、繼而引起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此時會有生命危險!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對疼痛不敏感,耐受力高,如果既往有膽結石,一旦有腹痛及肩背放射痛情況,應高度警惕膽囊炎急性發作,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3、膽管炎和胰腺炎發作

如果膽囊小結石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總管,就可能引起膽管炎和胰腺炎。結石如果卡在Oddi氏括約肌,會引起膽管炎;如果嵌頓持續存在,結石堵住胰管,胰液無法排出,會導致胰腺內壓力升高,胰液開始消化胰腺自身組織,引起胰腺炎,嚴重者還會引起嚴重的腹腔感染。急性重型胰腺炎非常兇險,死亡率非常高。

不治療可能會發展成膽囊癌

膽囊壁在膽結石的長期、反覆刺激下,可能發生癌變。據統計,膽囊癌病人幾乎都有膽結石,約0.5%~1%的膽囊結石併發膽囊癌。膽囊癌早期多沒有任何症狀,大多數膽囊癌發現的時候都是晚期。晚期膽囊癌惡性程度高,預後很差,絕大多數病人生存期不超過1年。

體檢發現膽結石不用過度擔心,但也不應不理不問。應根據醫生對疾病的評估,遵醫囑積極治療。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爲什麼會得膽結石?------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555帖

馬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