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青春力量

何謂青年?李大釗先生在《〈晨鐘〉之使命——青春中華之創造》中寫道:“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銳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乾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

風雨兼程,青春如歌。青島市第十七次團代會以來,青島團市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市委決策部署和團省委工作安排,團結帶領島城青年心懷“國之大者”,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的新徵程中鐫刻青春榮光。

讓青春在思想引領中綻放光彩

“在碼頭上的臨時辦公點,我們‘5+2’‘白加黑’,成功首創了循環充電技術及系統。”

“從‘白領’到‘綠領’,我們投資打造的寶山藍莓交易市場,直接帶動500多戶鄉親就業增收,帶動十多名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

“十二年間,我們成立起兩級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室,致力於讓團、隊活動在每一所學校生根發芽,引領青少年學生向上成長。”

2024年五四青年節期間,一場“青春向黨建功有我”青島市優秀青年事蹟分享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一個個青春建功的奮鬥故事令人動容,一道道挺膺擔當的青春身影催人奮進。

這是青島共青團做好青年政治引領工作的一個縮影。壯闊的征程、偉大的事業,離不開領航的力量。青島共青團始終堅持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工作方式,拓寬實踐渠道,建強學習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固化爲團員青年的政治態度、政治信條。

市第十七次團代會以來,青島團市委舉辦“青馬工程”培訓班166期,培養青年政治骨幹1.02萬餘人;青年講師團、紅領巾巡講團開展宣講3500餘場次;組織“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140餘期,覆蓋2000餘萬人次;舉辦全國青年演說大賽,全網點擊量、觀看量達6.88億次。大力實施實踐育人,創建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07個,選配校外輔導員2萬餘名。加強儀式教育,常態化舉辦十八歲成人儀式、少先隊鼓號操大賽。持續增強網絡引導,“青島共青團”系列新媒體平臺綜合排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新媒體矩陣粉絲突破68萬,閱讀互動量超2.9億。

青年在哪裡,團組織就建在哪裡。青島團市委充分發揮團組織“遍佈基層一線、深入青年身邊”的最大優勢,全市累計建立新興領域團組織5000餘家,新增團組織主導或聯繫青年社團1000餘家,持續擴大新興領域團組織覆蓋。

如何讓這些團組織更有向心力?青島健全黨建帶團建機制,堅持黨建引領、羣團聯動,與公安局、司法局、總工會等部門,聯合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交友聯誼、反詐志願服務等活動。深入開展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深化提升工作,加強團員規範化發展,繪就“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的青春風景。

讓青春在實幹奮進中熠熠生輝

共青團的存在感來自青年的獲得感。

從濰坊職業學院畢業後,紀曉潔來到青島求職。在來之前,紀曉潔便從網絡上了解到城陽區的“青年優驛”項目,得知這裡可以爲求職青年提供12天以內的免費住宿後,她立刻提交材料發起了申請。

“我在網上聯繫了這邊團委的老師,她非常熱情,在確定了我的工作意向和行程信息後,很快爲我推薦了相關路線。來到這裡入住後,老師還幫我修改了簡歷,對我進行了一些面試的輔導。”這讓紀曉潔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爲青春尋一處安身之所。市第十七次團代會以來,全市深化“青年優居計劃”,建成“青年人才驛站”127處、“優徠社區”17處,建立“青年之家”176個,打造“暖蜂驛站”223處,爲青年人提供暖心服務。

不僅如此,團市委牽手市委人才辦成立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專班,推動實施《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動計劃》,舉辦“青鳥計劃·唯才唯青島”青年人才招聘會120餘場,提供10.8萬個崗位,積極開展青年夜校、“青春有約”青年交友聯誼等活動……在解決青年求職就業、學習培訓、住房婚戀等急難愁盼問題上下功夫見行動,持續提升服務力。

深化青少年權益維護行動。市第十七次團代會以來,深化“070勇敢者行動”,全市中小學校設立工作專班855個、掛牌成立“070”工作室709個,形成強大工作合力,進一步營造關愛保護青少年的良好氛圍。深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開展法治大講堂、青少年模擬法庭大賽、自護教育等“彩虹傘”系列活動2000餘場次,開展“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100餘場次,徵集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4100餘件。

讓青春在服務大局中建功立業

青年總是與時代大潮同向同行,是敢於追夢的前行者。市第十七次團代會以來,青島共青團堅持以擔當作爲服務大局,青春建功的工作主線日益彰顯。

圍繞助力全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招商引資,舉辦五屆上合組織青年交流營系列活動、“築夢絲路”青年創業國際論壇、中日韓國際青年創新創業聯盟(青島)峰會等。深化青港澳臺青年交流合作,開展中華文化傳承、青年企業家座談、交流參訪等活動80餘場次。實現上合組織青年創業交流基地落戶青島,在孵創新創業項目232個,成功落地轉化201家企業,有效提升國際青年交流質量與合作水平。

圍繞城市更新建設、重大項目實施、民生服務保障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組織600餘支青年突擊隊紮根一線、衝鋒在前。

聚焦東西協作,建立協作聯動長效機制和定期互訪機制。募集希望工程款5041.26萬元,援建希望小學149所,建設希望小屋1152個,資助困難家庭學生3300餘名,連續九年開展“小候鳥”驛站活動。開展產業項目對接、愛心直播帶貨、公益服務連線、青年人才培育等活動,大力促進協作地團組織共融共建。

以青春之姿建功新時代,更以青春之名匯志願之力。高標準做好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多國海軍活動、上合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省第24屆運動會、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等志願服務,累計300餘萬小時服務百萬餘人。組織10餘萬名青年志願者開展“週末青年志願行動”420餘場,助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文明水平。

不僅在城市,在青島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激揚青春、砥礪奮鬥的身影同樣處處可見。辦農場、搞電商、做公益、興文化,市第十七次團代會以來,青島累計培養1.9萬餘名鄉村好青年,凝聚更多青年力量參與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站在新起點,全市各級共青團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廣大青年在青春之島釋放青春激情、展現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火熱實踐中、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的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