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闖三關”
原標題:每天都有一羣人,在車站站房夾層和房頂行走、檢修(引題)
屋頂“闖三關”(主題)
“這裡有個螺絲鬆動,需要及時緊固。”2月5日上午,在呼和浩特東站南場站房夾層,賈水明貓着腰,手握24號管鉗,手腕用力扭動,一個隱患消除了。
春運期間火車站人流尤爲密集。候車室內每天幾萬名旅客來來往往,卻很少有人知道,有一羣鐵路職工,每天行走在車站站房夾層和房頂,檢查維修每一顆螺栓、每一個樑柱。
賈水明是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呼和房建公寓段高鐵車間東站工區工長。呼和浩特東站車站站房夾層內供暖管道密集,自車站2011年開通運營後,賈水明就帶領工友們一次次爬上距離地面近20米的夾層,進行高空作業。
90度的鋼梯,每兩級之間距離爲40釐米,80釐米直徑的護欄幾乎一眼望不到頭。2001年出生的王葉辰第一次作業時被嚇得打起了退堂鼓。有點恐高的他,爬了沒幾級,額頭上已沁出一層冷汗,手腳僵硬得好像“焊”在了鋼梯上,胳膊夾住鬆不開,身體緊貼着爬梯。
賈水明看出了他的緊張,快步攀上爬梯跟在他後面,一邊安撫王葉辰自己會保護他,一邊告訴他攀登技巧:身體儘量貼着鋼梯,手放鬆慢慢去探上一級鋼梯,抓穩後再擡腳。王葉辰慢慢鬆開僵硬的右手,一點點向上夠……近一個小時後,終於登頂。
“眼睛不敢往上往下看,就盯着眼前那一點地方,1米8的大個兒窩成一團蝦米似的。”回想起來,王葉辰自嘲道。爲了能跟上工友的進度,他多次請纓參加穹頂作業,只爲熟能生巧,克服恐懼。
經過整整一年時間的鍛鍊,王葉辰終於跟老師傅們一樣,攀起爬梯來如履平地,5分鐘即可到達頂端。
進入夾層檢修馬道,賈水明和工友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馬道內光線昏暗,道梯狹窄、棚頂低壓,活動空間非常狹小。鋼結構網架錯綜複雜,各部位分佈高低不等,彷彿置身“鋼鐵森林”。
賈水明只能彎腰前進,小心避開縱橫交錯的各種管道,拿着手電、巡檢錘等工具對鋼結構焊縫、螺栓球體等部位認真檢查。每個焊接點下面的焊縫都要用手觸摸,判斷是否開裂。
修理一個鏽蝕堵塞的自動排氣閥門需要20分鐘,就要扎20分鐘馬步。“沒有好腰幹不了這活。”賈水明笑言。
馬道下面就是候車大廳,爲了防止維修工具跌落髮生危險,他們必須把所用工具都用繩索牢牢地綁在身上,再加上工具包的重量,每個人負重超過10公斤,一趟巡檢維修下來,王葉辰常常是渾身溼透。這樣的巡檢他們每天要進行三次,是一項十足的體力活。
開年以來,呼和浩特迎來數次寒潮、大風天氣。工區加密了風雨棚、站房鋼結構、頂棚等部位的檢查。當發現站房穹頂出現積雪積冰,55歲的賈水明第一時間帶領工友趕往穹頂進行除冰作業。
呼和浩特東站屋頂面積近4萬平方米,相當於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而且屋面彎曲不平非常難走。
賈水明和工友把安全繩索仔細固定,然後半蹲着,手持鑿冰錘、除冰鏟和化冰吹風機相互配合,用力敲碎堅硬的冰塊,將鏟刃插入冰層與屋面的縫隙之間,使勁撬動。
冰塊鬆動後,大家緩緩將其移至攜帶的塑料桶內,再用繩索將其慢慢放至地面,徹底排除滴水落冰隱患。
“穹頂上的風力比地面能高出2級,吹得臉生疼。”王葉辰邊說邊揉了揉發疼的臉頰。
一個班下來,賈水明步行2萬多步。整個屋面巡檢一遍則需要兩三天。(左偉青)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